12米成都版“清明上河图”现街头
成都版“清明上河图”局部
市民停下观看成都版“清明上河图”
今年九月底,一幅12米长的大型画作出现在锦江区水井坊街道锦官驿社区一面墙上,许多来去的路人,都被这幅神似《清明上河图》的画作吸引,驻足观赏之后,再被拉入到熟悉又陌生的记忆中,仔细寻找自己曾经停留过的地方。在微博上的讨论中,这幅画被网友冠以成都版“清明上河图”之名。
12米长的画作,描绘了上世纪50~90年代九眼桥至东门大桥路段的街景和河道,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是原来的样子。成都商报记者找到了这幅画的创作者,她是曾居住在东门大桥附近的七旬老人龚素清。采访中,她告诉记者,“我只是画出了记忆中的九眼桥到东门大桥。”
唱四川清音几十年
她突然“跨界”学画画
1957年开始,龚素清成为一名演唱四川清音的艺术家。多年的从艺生活,让她成为一名众人眼中举止优雅的女性。而在小时候,她却是“资格”的“女汉子”。
“不喜欢跳绳、打扮,喜欢和男生一起玩,做完作业就到处窜,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女汉子’。”龚素清说,她在东门大桥附近长大,从小兼具男生的探索欲以及女生的细腻。成年后,作为四川清音艺术家的龚素清又在东门大桥附近工作和生活了多年,直至后来搬家到了锦江区。2000年后,城市的高速发展让东门大桥焕然一新,曾经的小街变成了大街,平房变成了楼房,但多年来形成的记忆,东门大桥附近大街小巷的样子都留在了龚素清的心目中。
2006年,唱了几十年四川清音的龚素清突然“跨界”,学习起了素描,理由很简单,“因为想画房子,旅游的时候看到古镇里的房子,就想画下来”。2015年,一家公益组织的两位画家找到龚素清,希望她能借着记忆画一幅画。龚素清没有多想,既然要画,就画自己最熟悉的东门大桥、九眼桥。
不能画错
为了还原还走访了老邻居
直到现在,龚素清也没为这幅画取名,与记者聊起网友取的成都版“清明上河图”时,她说不太合适。龚素清在家里的地板上摆出4米长的原稿,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后她告诉记者:“其实叫《九眼桥到东门大桥》更合适。”
在街头的12米长画作,左起是九眼桥,最右边是东门大桥。其间,独具成都特色的木质平房沿着河延绵排列,人们在大街小巷中吃饭、挑水、钓鱼……从头到尾细细品味,一派上世纪老百姓的生活百态,就像看电视一样跃然于纸上。“这儿的确是豆汤饭,那家店2000年前后还在,是很多当地人的记忆;东门大桥桥头的茶楼有三层楼,三楼是说书的地方,可以一边喝茶一边听书。”龚素清说。
提起画笔,儿时的记忆像照片一样出现在眼前。为了这幅画,龚素清共花了两个月,“一砖一瓦都要亲笔画,哪栋房子挨着哪栋,不能画错”。为了不画错,她专门走访当地的老邻居:“我问过一为老婆婆,她告诉我‘潍坊巷’里面是什么样。”为了证实婆婆的描述,她又走访了好几个老邻居。
一位画家看了龚素清的《九眼桥到东门大桥》后赞叹,技法上虽有纰漏,但传达出的记忆和背后的故事,才是最重要的。现在,龚素清又学习了水粉画,虽然比不上专业的画家,但她表示会尽力去学,要将走过的古镇用画笔描绘下来。
当地社区
很符合锦官驿社区的历史底蕴
12米长的画作就在锦官驿社区办公室不远处的街边,69岁的王先生骑着单车路过,被吸引后便驻足观看:“第二次来看了,上一次没有细看。”一边看他一边向记者感叹:“眼熟!好不容易才看得到哦!” “这幅画很符合锦官驿社区的历史底蕴。”成都市水井坊街道锦官驿社区党委书记张建波告诉记者,他们在挖掘锦官驿社区的历史文化时,发现当地的历史传承源远流长,其在成都独有的码头文化可以一直追溯至唐朝时期,从而留下了世界闻名的水井坊酒窖、纸币“交子”发源地、九眼桥等,而龚素清的画作刚好可以帮助老百姓追溯这些历史。
张建波说,根据龚素清的原稿,他们将这幅画又画上了墙,此后许多市民和当地居民路过便会停下脚步来观看。而使用这幅画,也正是社区的居民共同决定的。
成都商报记者 王拓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