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乐江:混合所有制是大势所趋 是钢铁业唯一出路

22.03.2014  23:05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主题为“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国”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年会于2014年3月22-24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中国经济网全程直播报道。图为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发言。中国经济网 彭金美 摄影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22日讯(记者 佟明彪)22日,“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年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举行,宝钢集团董事长徐乐江在“包容而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分论坛上发言时表示,在市场配置资源起决定作用的大趋势、大环境下,充分竞争的行业内的国有企业,唯一的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就是走混合所有制。 >>>点击进入专题

以下是发言实录:

徐乐江: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在这里探讨最困难的题。宝钢是100%的国有企业,改革开放建立的一个钢铁企业。我今天谈的这个题从三个方面:第一,在市场配置资源起决定作用的大趋势、大环境下,充分竞争的行业内的国有企业,唯一的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就是走混合所有制。为什么这么说?我所在的行业我最熟悉,大学毕业的时候我就到这里,78年的时候中国不到3000万吨钢,去年是7.8亿吨。中国钢铁行业是最接近世界钢铁水平的行业,一半国有企业、一半民营企业生产了7.8亿吨钢。前年0.04%的销售利润率,去年涨了一倍。从未来的发展,两个百年目标中国,要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钢材作为基础原材料任重而道远。现在看发达国家美国、欧洲、日本大家都清楚,这不是一个夕阳行业。可是中国今天的钢铁行业走不下去了,大家都开始过剩的产能,老百姓也把这个行业当成过街老鼠,尤其是国际大都会。那么宝钢作为这个行业中最好的国有企业也在思考未来何去何从。今天政府说让谁停不让谁停已经不好使了。国企不停民企停不公平,让民企不停国企停显然也不现实。所以我想市场今后发挥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那一定是竞争优胜劣汰。今后,工业化告一段落不需要那么多钢,怎么生存?在这个大背景下,钢铁业作为充分竞争的行业,混合所有制是唯一的方向。

第二,混合所有制并不是说民营是、私有是、外资也都是,混合所有制的目的不是为了混合而混合,是为了让国企在改革中能够增加竞争力和活力,这条是关键所在。所以在这个改革中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宝钢作为国有企业下一步走实际改革当中,有哪些难题?和大家一起分享。第一是资产体量大,宝钢500亿总资产300亿净资产,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今天从哪里着手?首先是有限公司变成股份公司,今天要解决全国老百姓的事,国有企业的责任和义务应该是划一部分给社保体系。国有企业满足全民的需求,这个是最最迫切的。第三,国企改革的实践过程很漫长,而且难度也很大,要处理很多历史遗留问题。比如说无效资产的处置问题,比如说国有企业职工问题,他们既是改革者也是牺牲者,要提高效率和竞争力不要这么多人,如何使这些员工们在这次改革中不要失掉他作为一个劳动者最体面的东西,这是一个观点。第二,为什么混合所有制要进这个企业,这要双赢。今天大家都在看,如果不双赢进来干什么?每个资本都要逐利和发展,今天要改革的事不存在谁控谁不控,应该建立透明公正法制的竞争环境,而且一定要把公司治理结构夯实,不管谁的资本都可进可退。

第三,对我们来说国企改革很大的问题在于,国企都从计划经济过来的,承担了很多历史遗留的包袱,这部分一定要处理好,否则的话大量国企会倒闭,大量工人会失业。

第四,这是一个技术问题但也很难,估值难度问题。宝钢有一个上市公司,是中国最好的钢铁竞争企业,去年的利润把全部中国钢铁上市公司都囊括了。7块钱净资产,市场上股价3.58元,其他所有制企业跟我谈外资和民资,说你能不能谈混合所有制?我就一条线,7块钱以上谈,7块钱以下不谈,他也有1200亿净资产规模,160亿上市股票。所以这块是下一步我们感觉到在混合所有制出现的一些难题。这些难题不突破混合所有制发展要取得成功是一句空话。

最后我想结束我的发言之前说到这儿,大家听完我的介绍就清楚了,对充分竞争的行业里的国有企业,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大趋势的条件下,走混合所有制是大势所趋。但是,这场改革不是光改企业,是要改政府,我所说的难度政府不出力一个也不能突破。回到三中全会的决议上,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但不要忘了政府一定要比过去更有效,干应该干的事,该到位的要到位,该缺位的要缺位。谢谢大家!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