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医改 看病更省心省钱

26.12.2013  19:02
来源:宜宾日报   市带“国贫县”享受三甲技术支付二甲收费
  “设备老化、人才匮乏、观念技术落后,优秀医生不愿留下,群众就医十分困难”一直是基层卫生事业发展面临的巨大难题。作为“国贫县”的屏山尤其如此。
  改革迎来转机。
  2012年5月27日,市第一人民医院与屏山县人民医院合作办医签约仪式隆重举行,这是宜宾“市县合作”积极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的一项重大创新举措,屏山卫生事业由此迎来跨越发展新起点。
  市一医院屏山院区院长黄伟介绍,通过托管,引入“三甲医疗技术,二甲收费标准”的创新机制,让屏山新县城及周边群众都享受到了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现在大部分屏山人都选择本地就医,而不是舍近求远去市里,这说明我们是成功的。”说起成效,黄伟十分满意。
  谈及此次合作办医,市一医院院长谢明均详细阐述了多方面意义,通过“三甲技术,二甲收费”机制的实施,搭建了高端医疗专家和普通患者的桥梁;通过市级三甲医院“品牌”的注入,县级医院业务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全面提高,医疗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更重要的是强力推进了医改!”谢明均表示,医院率先突破体制机制的束缚,变过去传统的医疗机构按行政区域划分各自为阵的横向分散式管理,为纵向专业化集中式管理。即以集团化模式纵向整合不同层次医疗资源,把分散式利益格局整合在一起,把城市高端技术和智力资源完整地伸向基层,大大降低了病人就医的经济、时间和距离成本,使过去难以实现的如双向转诊、检查报告互认、分级别医疗、远程会诊、保持医疗服务连续性等得以实现。
  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乘着市带县的东风,屏山县在历经半年多的精心筹备后,于日前在全市率先全面启动县乡村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不久的将来,31万屏山人民“看病难、看病贵、看病差、无人看”等问题将成为历史。
  深化医改任重而道远
  根据四川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3年主要工作安排,我市2013年医改工作主要包括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推进公立医院改革、统筹推进相关领域改革四方面内容。
  通过一系列深化改革,我市2013年医改主要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基本医保全覆盖、重大疾病有保障、基本药物零差率、基层看病方便了、县级医院更强了……这些静悄悄的变化,便是改革成效的一个个缩影。
  就宜宾而言,下一步还要加快推进四方面主要工作: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按要求开展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试点工作,出台疾病应急救助实施方案;巩固完善基层医改成果。出台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新机制的实施方案,积极开展县乡村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试点工作,全面推行村医补助通过银行转账发放办法,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债务化解,按要求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加快医改工作进度。督导各区县、部门严格按要求设定任务指标,加快推进速度,确保我市医改工作全面完成;严格控制各级医疗机构门诊、住院相关费用。加大对医疗机构门诊、住院相关费用的监测,对绝对数奇高,增长幅度过大的指标要查找原因,积极整改,切实降低病人就医负担——实现深化医改的最终目标:让人民群众看病更加省心、更加省钱!(日报记者 兰锋 张茂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