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深入开展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04.04.2014  17:29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既是人才培养理念、教育思想观念的集中体现,又是整个人才培养系列改革的发端,涉及到培养方案、培养方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质量保障等一系列改革。近年来,学校顺应国家高等教育分层分类、特色发展的重要要求,立足师范院校综合化进程中举办非师范专业的实际,不断强化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改革与创新,促进师范专业和非师范专业的协调发展、良性互动、优势互补,积极构建了多元一体、灵活开放的人才培养模式,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加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在教师教育方面,学校针对西部地区尤其是四川省基础教育改革对跨学科复合型教师的需求,在“2+2”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探索,推进跨学科复合型师资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双学位”教育、开设“陶行知创新实验班”、“教师教育实验班”等,建设的“西部地区跨学科复合师资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被批准为全国首批国家级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改成果《西部地区高素质复合型师资培养的改革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还启动实施了“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经四川省批准,在全国率先开展“卓越教师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涵盖全校所有师范类专业。四川省教育体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专题简报《四川师范大学积极推进“卓越教师培养体制改革”试点》(第5期),专题推介我校卓越教师培养改革经验。

  同时,根据学校非师范专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总体目标定位,学校立足不同专业实际,开展适应举办专业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例如,经济与管理学院结合自身专业定位,开展了“双轨双循环”式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商管理专业在数年内先后完成了四川省管理学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四川省本科教学团队、四川省特色专业建设、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等项目建设,探索的“双轨双循环”人才培养模式在学校产生广泛的示范效应,并开始在经济学类、管理学类专业中逐步推广,学校“西部师范院校创业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和“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应用型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先后被批准为四川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改成果《师范院校应用型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2013年获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又如,计算机科学学院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实践带动、项目驱动为主要方式探索IT类应用型人才培养,2005年被四川省确定为IT类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第一批试点院校,其实践成果在学校工学类专业尤其是计算机类应用人才培养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教改成果先后两届获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二等奖。2012-2013年间,学校通信工程、环境工程等10个工科专业入选“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入选比例占我校举办工学专业总数的83%,立项数量居全省非工科院校第1位;广播电视学专业入选“四川省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法学专业入选“四川省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等,使学校不同类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呈现多元化趋势。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进一步深化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教师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师资的主要来源和质量保障,师范大学更应发挥其在教师教育中的主体作用。长期以来,我校坚持将教师教育作为立校之本和强校之基。近年来,学校在凝练60余年师范生培养经验基础上,顺应国家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和四川加强地震灾区教育重建的重大需求,基于“教师发展、系于师范”的历史使命,进一步厘清学校定位与国家战略、区域要求、学生需求之间的关系,统筹中心城区、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地震灾区的多元师资需求,通过更新观念、创新机制、综合改革等多种举措,形成了“五维立交”的师范生培养体系。

  一是通过更新观念,树立了“顶天立地”培养理念。学校明确了师范生培养改革定位,确立了“顶天立地”的培养理念,即上顶国家战略和专业标准、下立区域实际和学生需求,坚持师范生师德品质与区域情怀、知识素质与教学能力的多维度融合。

  二是通过创新机制,搭建了“多向多元”立交桥。依托全国首批三个教师教育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之一的“西部地区跨学科复合师资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区”、全国首批两个教师教育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之一的“师范生教学能力综合训练中心”、全国第一个以教师教育命名的“教师教育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等44项国家和省级师范生培养综合改革项目,搭建了“多向多元”立交桥:面向中心城区、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地震灾区的多种需求,提供课程选修、实践选修、师资选择、资源选用等多种选择路径,实施卓越教师、复合型教师、课改紧缺教师和地震灾区特需教师等专项培养计划,助推师范生多元发展。

  三是通过综合改革,搭建了“五维立交”的培养体系。学校推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践教学、教学资源、教学保障“五维”综合推进,形成了“五维立交”的“多样化+创新型”的师范生培养体系。目前,我校83%的师范专业已建成国家和四川省特色专业,“师范类专业综合改革”入选教育部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13个师范专业入选国家和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学校建设了内含师范类“质量工程”57项国家级项目和395项省级项目、数量居全国同类院校前列的师范生培养平台,建设了师范领域第一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教学团队和一批国家级精品课程,在全国首批开展师范类专业综合改革和率先开展卓越教师培养体制改革试点。学校从2013年起在四川省首批开展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改革。

经多年改革与实践,学校教改成果《“五维立交”的师范生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2013年获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并被推荐参评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由袁贵仁部长任总主编、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编辑、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改革典型案例》以题为《构建“五维立交”职前培养体系》收录我校改革经验,学校教师教育培养模式改革的经验与做法先后20余次被《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

  分层分类,个性发展:进一步加强非师范生素质培养体系改革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要求。长期以来,学校一直高度重视学生素质教育,形成了“一个切入点、二个基本方面、三大主要课程、四大保障系统、五类教育资源”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立体化、渗透式的文化素质教育。学校依托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在长期开展以审美教育为切入点的素质教育基础上,面向企事业单位、创新创业和中职教育等三大就业领域,以基本素质和特色素质的多元融合培养为导向,构建并实施了学生素质培养体系,实现了学科专业标准与师范办学优势的有机融合,促进了学生多元发展。

  一是坚持分类发展,完善目标结构。学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树立了以学生素质培养为核心的全面发展目标,面向企事业单位、创新创业和中职教育等三大就业领域,着力培养学生“基本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特色素质”(创新创业素质、教育教学素质),通过学生根据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和实际特点,努力实现学生素质多元建构。

  二是坚持综合推进,打造“三个引擎”。学校在遵循学科专业标准和行业标准、向行业院校学习的基础上,立足师范的实际和优势,积极打造“三引擎”,即加强培养制度、教学资源和师资队伍等基础建设,通过深化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学生素质培养,建设了“质量工程”59项国家级项目、296项省级项目构成的素质培养平台,在四川省第一批开展省级创业模式实验区建设、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省级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计划、省级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计划,国家级特色专业数位居全国地方师范大学第1位,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数位居全国地方师范大学第4位,为全面培养学生素质构建较为完善的培养体系和具有较高水平的培养平台。

  三是坚持特色发展,实施“四轮驱动”。学校实施了专业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和教师教育的“四驱动”改革,通过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应用型IT人才培养试点等国家和省级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7项,实施“双学位”和“双证书”、创新与素质拓展学分等系列制度,设立实践教学小学期、实践教学周,建立“四方协同”培养机制等举措,打造了高水平、有特色的学生素质培养模式,实现了学生专业素质、文化素质、创新创业素质和教师教育素质的多元组合和个性发展,培养了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较高,有创新创业能力和教育教学特长的学生,既满足了经济社会对专业人才的多元需求,又实现了学生个体的多样个性、特色发展的培养目标。

  经多年改革与实践,学校教改成果《地方高校“三引擎、四驱动”学生素质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于2013年获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并被推荐参评2014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学校推进素质教育改革经验与做法先后在10余个全国和区域性会议上交流,《中国教育报》等主流媒体先后以《四川师范大学着力构建三大基地 探索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新路》为题对我校培养模式改革宣传报道20余次。

  多年来,学校通过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深化了本科教学改革。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颁布等,国家对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攻坚方向和重点举措都做出了明确部署。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学校也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强化教学质量监控,不断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把本科教育办出水平、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使我校本科教学的整体实力进入全国地方师范大学和西部地方高校前列,把学校建成为国内一流的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