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知联会、“同心”专家团、侨联深入安县千佛镇宝藏村开展“联村帮户”工作

22.04.2014  14:24

  2014年4月20日上午,四川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唐尚朴带队,党委统战部组织学校知联会、“同心”专家团、侨联部分成员一行30余人赴安县千佛镇开展“联村帮户”工作。安县千佛镇宝藏村是2013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省委省政府部署我校对口援建的重灾村,我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校级领导带队开展帮扶工作。

  为进一步了解千佛镇宝藏村灾后重建中面临的困难和需要,我校专家团一行历经一段被泥石流损毁的坎坷泥泞的行程,来到千佛镇宝藏村,与千佛镇党委及村民召开了调研座谈会,千佛镇党委书记薛远超、宝藏村党支部书记严波、千佛镇所辖十余村村支部书记与部分村民;我校党委统战部部长董杰、学校办公室副主任徐文渊、知联会、“同心”专家团、侨联成员共同参加了座谈会。

  会上,董杰首先向大家介绍我校专家团成员,并重点介绍他们的专业及研究领域。

  薛远超对川师大的帮助及重建中得到川师大持续的关怀表示感谢,并介绍了千佛镇的自然情况、受灾情况、灾后重建思路及重建进展。他表示,千佛镇原来以发展生态旅游为主,“5.12”地震后,旅游资源受到了严重破坏,2013年7月,刚刚重建的住宅再次遭受到特大泥石流冲击,村屋损毁、道路中断、村民受灾严重。在党、国家和社会及川师大的帮助下,重建取得了进展,人民生活逐渐稳定,但村民们仍然面临次生灾害频繁、收入低等困难。在灾后重建中,千佛镇计划根据实际情况并配合国家退耕还林的发展战略,走生态发展路线,希望川师大专家在生态旅游如何找准优势、做好规划;在高山蔬菜、中药材种植如何提高效益等方面把脉诊断,从根本上找准灾民增收致富的路子。

  知联会会长戴艳、“同心”专家团团长黄英代表学校党外人士向宝藏村村民捐赠书籍并做了发言。他们表示,知联会会员、“同心”专家成员分布在我校各个学院,具有多方面的专业优势,希望通过此次调研,了解千佛镇宝藏村实际需要,集中力量为村民的灾后重建提供智力支持,为灾区克服自然灾害、恢复重建贡献一份力量。

  唐尚朴代表学校向千佛镇捐款,为修建宝藏村的道路贡献绵薄力量。唐尚朴表示,再次来到千佛镇宝藏村,是要继续关心、支持这里的灾后重建工作,既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走基层、办实事的延续,也是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实践活动,带领我校党外人士赴千佛镇宝藏村调研,其目的,一是要接受教育,学习我们广大村民在大灾面前自强不息敢于战胜危难的这种精神,二是希望专家教授走出学校,将所学知识、技术和科研成果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服务于基层实践,服务于千佛镇宝藏村,有针对性的开展课题研究,为宝藏村的经济、旅游等多方面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唐尚朴指出,群众路线第一阶段虽已告一段落,但学校与千佛镇的联系不会断,学校将会对宝藏村困难家庭给予长期的、力所能及的帮扶,不断发挥我校党外专家智力优势,多方面、多渠道地为宝藏村更好发展贡献力量。

  座谈会结束后,我校党外人士参观了千佛镇5.12地震纪念馆、北川旧城地震遗址及灾后重建成果。在北川地震遗址及公墓举行了悼念仪式,为遇难同胞默哀献花。党外专家感慨,对新旧北川的考察,令人震撼,感受到了中国人民为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的决心和勇气;新北川的建成,展示了灾后重建的巨大成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为人民谋福祉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座谈会现场


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唐尚朴(左)代表学校向千佛镇捐款


知联会会长戴艳(右二)、“同心”专家团团长黄英(右三)代表学校党外人士向宝藏村村民捐赠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