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江三桥维修加固后两次被碾坏 重要通道屡出状况网民有话说

22.09.2014  15:51
  四川在线-绵阳频道讯(记者刘成禹 付江 秦芳芳) 修建于1998年的绵阳涪江三桥,是连接绵阳游仙和主城区的重要通道之一。5·12地震后,该桥耗资1300万元进行了受损加固修复,而在加固后通车第48天,桥面就被过往车辆碾出两个大坑。2014年9月4日晚,该桥桥面再次出现一米见方的窟窿,过往10余辆汽车轮胎被划破。对于涪江三桥接连出现碾出“窟窿”一事,绵阳市民心存疑惑,该桥从修建到加固前从未出现过类似情况,为何加固后反而事故频发?

  2011年:震后加固48天涪江三桥被碾出两个大坑

  2011年5月27日晚,横跨绵阳涪江的涪江三桥被过往车辆碾出两个大坑。记者当时在采访大桥被碾坏事件时看到,损坏的桥面处于出城方向主干道上,桥面水泥已被碾碎,剩下裸露的钢筋。当晚有5-6辆过往车辆顶着夜色驶过事发地,被裸露的钢筋划破轮胎。

涪江三桥第一次下沉断裂

  当时,距涪江三桥震后维修加固通车仅48天。时任绵阳市公路管理处总工程师杨荣国告诉记者说:“桥面是被重车碾坏的。桥面两处坑凼面积约2-3㎡,沉陷深度约为3-7cm,已经影响到过往车辆的正常行驶。通过绵阳市交通局工作人员现场查看,该位置为2块(约长5m、宽1.2m、厚22cm)钢筋混凝土简支板(预制),板上面为6cm厚钢钎维混凝土桥面铺装层,此下沉系该混凝土板端头断裂。经初步分析,其混凝土板断裂为5月27日晚有特别重的超重车辆行驶后直接将混凝土板压断所致,此混凝土板开裂下沉不影响主体结构安全。

  而这位绵阳交通系统资深人士、国家桥梁专家库专家杨荣国,在2013年绵阳江油盘江大桥垮塌的第17天,从绵阳市交通局公路管理处8楼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2014年:涪江三桥再次被碾出一米见方窟窿

  2011年5月,涪江三桥第一次被碾出大坑后,绵阳交通部门对受损部位进行了修补,并在大桥的两侧设置了限高栏杆,防止重车驶进大桥对桥面和桥体造成伤害。

  三年之后的2014年9月4日晚,涪江三桥再次被碾出一个一米见方的窟窿,导致10余辆汽车轮胎被划破。“这大坑,绝对是重型车辆碾压所致!”当晚,绵阳市交通运输、城市建设等部门领导和专家,在接到消息10多分钟后,陆续赶到事发现场,在对现场进行仔细勘察后,立即就如何处置进行了多部门会商。

涪江三桥第二次被碾出窟窿

  专家们在对事故原因、受损现状认真分析和检测后认为:只是一块桥板断裂,桥梁本身没有安全问题,先将破损的位置围起来,再进行桥板更换和修补,决定不封闭桥梁,让过往车辆照常通行。

  “根据我们初步勘察,塌陷原因是出城主道一块宽1.2米、长4.6米桥板碾压断裂。”绵阳市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康孝先告诉四川在线记者,目前由于考虑进出城方向交通压力,只是对塌陷处进行了封闭施工。与此同时,交通运输部门专家还将对整个墙面的桥板进行全面检测,一旦发现有问题也将一并更换。

  三桥加固后两度被碾坏 网友市民有话说

  据了解,涪江三桥始建于1998年,作为连接绵阳城区和游仙区的重要通道之一,涪江三桥发挥了它应有的功能。2008年地震之后,绵阳市交通局在对辖区桥梁进行检测后,认定涪江三桥受损严重,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应当进行加固维修。然而加固维修后通车仅48天,桥面被碾出两个大坑、时隔3年后的9月4日,该桥桥面再次被碾出大坑。涪江三桥加固维修后两次被碾出大坑一事在市民中引发热议,特别是每天过往三桥的绵阳市民。

  “桥头两侧安装的限高栏杆,重车从哪里开过来的?”对于交通部门将三桥桥面窟窿再次归咎于重车碾压,一位网友说。

  三桥桥面第一次出现窟窿,韩家脊一姓杨的大爷说:“当年修建三桥时,桥梁施工质量好,从修建到地震之前,涪江三桥从没有出现过碾烂、破损的情况。

  “钢筋太细!”天府论坛网友“茶叶杯”在论坛跟帖说,当年破损位置上的钢筋与这次出现破损位置的情况一样,都是钢筋太细,根本无法承受重车的碾压。“支模浇筑混凝土时,钢筋垫高不足,造成钢筋下保护层较薄,严重的会出现漏筋,这样会造成钢筋的作用大大降低,且易腐蚀。

  网友“wj7828”说,且不说是否使用瘦身钢筋,钢筋的间距对不对,是单层双相还是双层双相,这些都是有据可查的。

  “桥面用桩机打破皮,桥下用铁板打补丁,涪江三桥加固的特色。”网友“你造吗”反映说,当年涪江三桥在加固过程中,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对桥体进行加固,这一作法不是在对桥梁进行加固,而是在毁掉横垮涪江的涪江三桥。

  交通局回应:三桥加固满足设计要求此次下沉开裂属新发现病害

  针对网络上网友的广泛质疑,四川在线记者采访了绵阳市交通局公路管理处。19日,绵阳市交通局在回复四川在线的采访公函中说,三桥加固后荷载满足设计荷载规范要求,本次桥面混凝土局部下沉开裂属新发现的病害。

  回复称,5.12地震后,根据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道桥试验研究所的检测报告,涪江三桥存在主拱拱内混凝收缩后造成混凝土不密实,拱肋钢管表面锈蚀;吊杆下锚头封锚混凝土不实及套筒锈蚀易构成安全隐患;拉杆经过长期运营后弱于原设计状态,底板混凝土多处出现横向开裂情况,且在与横梁交汇处局部存在漏油现象等病害。

  根据上述情况,由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设计、浙江鼎盛交通建设有限公司施工、绵阳市川交建设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监理的涪江三桥灾后修复加固工程开始进行。

  回复说,涪江三桥维修加固主要是针对桥梁结构安全进行的。主要工程内容包括:张拉备用系杆;更换吊杆64根;主拱圈灌浆及涂装;引桥裂缝修补;增设承台防护;防撞护栏涂装等。维修加固工程于2011年4月10日完成并开放交通。

  回复还说,涪江三桥维修加固后的检测单位为西南交通大学结构工程试验中心,试验检测结论为:该桥荷载能满足设计荷载规范(汽—20,挂—100)要求。

  根据绵阳市交通局关于涪江三桥维修加固相关事宜致本网公函内容,四川在线记者已致函相关单位,就广大市民和网友关切的涪江三桥灾后维修加固相关事宜进一步采访求证,以解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