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涪城区全域灌溉促经济社会全域发展
自去年9月被列为全省首批十个全域灌溉试点县以来,绵阳市涪城区高度重视、抢抓机遇、顺势而为,强力掀起了新一轮治水兴水高潮。目前,已整治病险水库8座、山平塘106口,新建蓄水池1262口,改造沟渠123条260公里,新建技改提灌13处,发展高标准农田3.2万亩,高规格大棚蔬菜450亩、优质葡萄3000亩。预计到年底,示范片11个村可基本实现蓄水有塘库、灌溉有渠堰、排涝有沟涵,取得蓄泄自如、灌排有序、旱涝保收的效果,为粮食安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立足实际,科学规划,大手笔绘就全域灌溉蓝图。综合运用9376处水利设施以及4900万立方米的总蓄水能力,2.4亿立方米的提水、引水能力,16.5万亩控灌面积,将推进全域灌溉写进区委第五次党代会主题报告,统筹兼顾,科学规划,绘就水利发展新蓝图。
二是以民生水利为主题,全面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计划近五年完成水利投资18.4亿元,整治水库13座,新扩建水库15座,山平塘1393口,蓄水池7226口,改造渠道4600公里,新增和恢复蓄引提能力5500万立方米,新增、恢复、改善有效灌面8.9万亩,节水灌面2.9万亩;切实解决9.22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保障在“十二五”末,耕地灌溉率达到95%以上,有效灌溉率达到95%以上,旱地浇灌率达到95%以上,节水灌溉率达到80%以上,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以上,农村生活供水入户率达到98%以上,实现全域灌溉基础目标。
三是着力配套农田水利设施,实施“山、水、林、田、路、院”综合治理,全面配套各项涉农涉水基础设施。尤其是杨家、关帝等镇乡,按照“聚集资金、合力推进、整体打造、集中成片”的思路,组织实施了阴山河流域综合治理,同步推进交通、农业、林业、民居、环境等重点工程示范片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
四是强力推进农业主导产业,深化粮食安全保障效应。以“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集约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为根本,依托水利、交通、农业等基础设施,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良性调整,深入发展绿色种植、生态养殖、乡村旅游 “三大产业”。
五是大胆探索,明确了一系列含金量较高的政策措施,保障农田水利项目投入由“各自为政”转变为“合力攻坚”,管养机制由“重建轻管”转变为“建管并重”,使建设主体由“一家独唱”转变为“多家合唱”,各用水户协会通过“用水付费、保本微利、节余分红”,实现了水工程的安全利用和效益发挥,尤其是杨家、关帝两镇30平方公里示范片,呈现出了环境优美、新村发展,农业产业现代化和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的可喜局面。
发布者: 信息中心 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