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称涨价难抑北京地铁客流高峰 恐增地面拥堵

18.12.2013  02:57

  中新网北京12月18日电(记者 马学玲 阚枫)连日来,北京地铁拟调价的消息激起各方热议,“涨价”疑云四起,北京地铁“2元时代”或将终结。专家表示,北京地铁客流是刚性需求,以涨价调节客流高峰估计较难实现,其后果恐加剧地面的交通拥堵。

   六成网友不支持涨价 票价调节客流高峰遭疑

  日前,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进一步加强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工作方案》提出,“制定高峰时段票价差别化方案并择机出台,通过价格杠杆分散高峰时段客流压力,降低大客流风险。

  因涉及成千上万乘客切身利益,该消息甫经曝光,立即引起热议。舆论称,这意味着,从2007年以来的北京地铁“2元时代”或将终结。

  其实,以分散客流为由调价,未必出乎公众意料。事实上,自2007年北京走公交“成人4折、学生2折”、地铁全程2元的低票价路线开始,调价传闻就频频传出,但时至今日,一直岿然不动,保持着全国最低值。

  对于官方此次释放出的调价信号,一项网络调查显示,约六成网友不支持涨价。一些网友提出,高峰时段票价差别化方案对刚性的客流只能徒增经济负担,不是化解拥堵的根本之策。

  分析指出,应看到,北京地铁调价的呼声频起,有着现实背景:“廉价票制”背后,是公共交通补贴的日益攀高。据了解,北京市2010年公共交通补贴额为128亿元,2011年为156.9亿元,2012年则达到175亿元……不难想见,若沿袭该政策,补贴额度会继续升高,在财政收入增幅放宽的情况下,若维持低票价,势必会加重财政负担。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与社会建设研究室主任钟君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北京公共交通价格确实比较低,这是事实,可能因为运营成本增加的问题,公共交通补贴让政府财政吃紧,但北京地铁客流是刚性需求,以涨价调节客流高峰估计较难实现。

   决策需让公众知情 不赞成高峰时段票价差别化

  “至于涨不涨价,因为我现在掌握的数据还不够充分,所以很难作出判断,但在这件事情上,北京市政府首先应该拿出一个科学的公共管理的态度。”在当日举行的2013年《公共服务蓝皮书》发布现场,身为蓝皮书主编的钟君如是谈道。

  钟君介绍,一项大型调查显示,仅3.96的受访者认为北京公共交通价格“非常高”,17.74的人认为“比较高”,29.06的人认为“一般”,21.51的人认为“比较低”,27.74的人则认为“非常低”。

  “要缓解公共交通补贴方面的财政压力,就需要提高地铁票价,其后果是价格杠杆把人赶到地面,加剧地面的交通拥堵。在财政压力和交通拥堵之间,北京市政府只能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在钟君看来,如果确需调价,北京市政府应公开整个决策过程,包括地铁建设和运营成本、财政补贴额度以及政府是否有能力负担,“要算个明白账,让老百姓理解提高票价的苦衷,所以这个工作宜细不宜粗。

  当被问及政府应在多大程度上予以财政补贴时,钟君表示,公共交通作为一种公共产品,要考虑各个阶层的利益,公平性和包容性应是非常重要的原则,所以,补贴一定是需要的,但至于多大程度,这应该根据政府财力。

  对于具体调价方式,各方也是争议不下。此前,北京市人大代表宁斌曾建议,按里程计价,以2元为起步价,超过6站加价,最高票价为8元或10元。

  对于官方提出的“制定高峰时段票价差别化方案”,钟君并不赞成,“因为高峰时段是没有办法避免的,在弹性上班制度缺位的情况下,不能因为地铁票价增加就不上班,所以这解决不了刚性需求。”(完)

(原标题:专家:涨价难抑北京地铁客流高峰 恐增地面拥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