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海鲜市场鱼翅销量骤降 餐厅:缺乏公务消费支持卖不动

17.08.2014  02:34

      四川在线消息 (四川在线记者 康祎庭)鲍鱼、鱼翅,高档海鲜菜品,曾是高档餐厅餐桌上的常客,也曾是各大海鲜市场的紧俏货。然而今年中秋前夕,四川在线记者在走访成都青石桥海鲜市场时,发现鱼翅鲍鱼销量大不如往年,甚至部分海鲜供应商已不再做高档海鲜生意。

        这一现象的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购买鱼翅、鲍鱼的买家主力往往是餐饮企业餐饮企业,目前不少高档餐饮生意不景气。

        海鲜市场门庭冷落

      鱼翅销量不如往年

        今日下午,记者来到青石桥海鲜市场,发现不少商铺大门紧闭,部分在营业的海鲜干货店内,也少有顾客的身影,店家大都闲着,只有部分常见海鲜还有顾客问津。

        在记者走访的几家海鲜铺子里,大部分已经不再做高档海鲜的生意,一般都是以常见的海鲜作为主要售卖的产品,只有几家专门长期销售鲍鱼、鱼翅的专营店,还在坚持做着高档海产品的生意。

        “我们这里现在已经不卖那些了,销量不好会让货物积压,到时候本都赚不回来。”在海鲜市场二楼的一家干货店里,店里的工作人员这样告诉记者,“现在吃的人少了,买的人自然也少了,我们再做生意没得意思。

        在海鲜市场二楼的另一家大型海产品经营部内,记者还是见到了鱼翅“高贵的身姿”,店内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这家海产品店平日主要以经营鲍鱼、鱼翅、海参等生意为主,并且老顾客都可以提前预定,“不过比起前两年的确是少多了。”该销售人员表示,前几年鱼翅生意火爆的时候,几乎天天都有人上门购买,但是今年店里经常会遇到好多天也没有人上门购买的情况。

        在采访中,售卖鱼翅的几家店铺的销售人员大都表示,鱼翅的价格已经比往年降了,但是生意仍旧没有起色。

        高档餐厅 点鱼翅的少

      多数顾客偏爱中档菜系

        8月5日,国际环保组织野生救援协会(WildAid)发表了《中国鱼翅消费趋势最新报告》,报告中显示,随着中国公众的保护意识日趋增强,鱼翅的销量与价格在不断下降,在中国,鱼翅贸易的中心一直是广州,然而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的两年里,广州地区鱼翅销量下降了82%,零售价与批发价分别下跌了47%和57%。

        这份数据表明的现状在成都地区的高档餐厅里也同样地反映出来,记者下午联系到成都某鱼翅馆,该餐厅负责人同样向记者证实了鱼翅生意的惨淡现状。

        “自从中央对公务宴请的禁令公布以来,鱼翅的销售已经越来越少了,就算是像我们这样主营这类菜品的餐厅,也不得不推出新的更符合大众意识的菜系来迎合市场。”餐厅负责人表示,鱼翅这一类高档菜品在缺乏公务消费的支持下,根本就卖不动,“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说,会更偏向于其他价格相对便宜,口味又好的菜肴。

        据了解,2012年年底,中央出台了“八项规定”,规定中明确指出禁止鱼翅等高档食材上桌。而在去年,中央又反复强调了鱼翅等高档菜系不能列入公务餐的菜单中。这些禁令的实施,无疑直接影响到了鱼翅的整体销量。

        鱼翅生意冷淡是必然现象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在中央相关政策的影响下,今年中秋国庆期间,高档菜肴遇冷是必然现象,目前在高档餐饮业普遍不景气的境况下,鲍鱼、鱼翅等高档原料的使用量正在明显下降,这类产品价格也必然同时下降、回归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