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宝宝”与人文精神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日报记者冉倩婷)“成都要变成‘海绵宝宝’?”这个小朋友热爱的卡通片形象,正在网络上成为成都人热议的焦点。
在日前出炉的“成都2015年规划重点”中,成都提出建设“海绵城市”,以应对城市发展、城镇化进程中绕不开的难题。
近年来,每到夏季汛期,成都与国内很多城市一样,不时陷入“到市区看海”的窘境,市民的工作生活受到极大影响。而“海绵城市”的构想,是要让成都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解决“处处是硬化路”的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带来的“大城市病”。
这一思路甫一提出就引起成都市民广泛关注,被友爱地称为“海绵宝宝”,可见深得民心。
纵观这份“规划重点”,除了“海绵城市”,“建设综合管廊”、“建设城市小街区”都是成都城市史上的新词,加之此前提出的“独立成市”理念,让2015年的成都城市发展散发出一股人文与理性叠加的鲜味。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成都交通结构和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历程,很大程度上跟随产业发展和相关政策的导向,呈“轴线扩展—放射性扩张—环状连接—向内填充”循环式发展。在这其中,经济发展主导进程。
和其他快速发展的中心城市一样,成都“大城市病”症状也在凸显:“显著的潮汐式交通、相对封闭的大社区,加重了宽大干道的交通拥堵……”
成都目前的城市空间形态与古希腊希波丹姆模式有一些类似之处——二者都是以城市广场为中心向周围铺散扩张,后者深刻影响了西方两千多年的城市规划形态。不过,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不少同样遭遇“摊大饼”难题的西方城市,已在着力应对解决。而它们对此采取的最有效的解决方式之一就是建立生态隔离带。
根据成都规划新思路,中心城区外要“独立成市”,构建一城多市的网络城市群,致力于有效疏解中心城区压力,具体以建设七大卫星城、推进产城一体的方式来实现;中心城区内要“建设小街区”,突破由主干道所围合而成的超大“封闭街区”,旨在既缓解宽大干道带来的交通拥堵,又增强城市的可步行性、通达性和人情味。
新常态下看城市发展,成都发乎人文,施以理性。不过,这些新理念最终是否能够切实地落地施行,对缓解蓉城的“大城市病”究竟效用如何,“海绵宝宝”会不会如期到来温暖人心,还需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