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海洋”儿童中心访问四川 与灾区师生交流

14.09.2014  20:37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张瑾)2008年和2013年,四川遭受了5.12汶川特大地震和4.20芦山地震灾害,两次地震发生后,俄罗斯政府均在第一时间提出,邀请我省地震灾区中小学生赴俄,以夏令营的形式进行疗养。14日,时隔六年,汶川地震灾区的师生迎来了他们的老朋友——俄罗斯“海洋”全俄儿童中心代表团对四川的访问。

      在中心主任马尔佐耶夫的带领下,20余位来自俄罗斯“海洋”全俄儿童中心的辅导员来到了汶川县映秀镇和水磨镇,参观5.12地震遗址,为在地震中的遇难者默哀,随后,一行人还参观了重建的映秀小学和水磨中学,并与当地师生进行了交流,感受四川灾后重建的成果。

    “看到这样的场景,我们中心的每个辅导员都深受触动,有些辅导员甚至还落泪了。”马尔佐耶夫说,他们儿童中心共接待了1200余名地震灾区的孩子,孩子们到儿童中心以后,也对辅导员讲述过经历了什么,而现在大家来到这里,亲眼见证了孩子们经历过的事情,有了更深的感触,而从儿童中心出来的孩子们,现在也是另一种状态了,他们是平和的,不再有心灵的创伤,他希望这样的状态能一直延续下去,也希望孩子们不再遭受同样的痛苦。

      致辞中,省教育厅副巡视员王嵩建表示,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和4.20芦山地震中,儿童中心邀请了多批灾区师生赴俄疗养,为灾区师生打开了心理疏导的大门,在儿童中心全体工作人员的精心安排与细心照顾下,灾区师生感受到了家一般的温暖,“我们鼓励更多的四川青少年到俄罗斯感受他们的民族风情,同时也希望俄罗斯的青少年能够有机会来四川感受巴蜀文化。

      据介绍,2008年7月,第一批642名5.12地震灾区学生赴俄罗斯疗养,疗养团在俄受到了热烈欢迎,时任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克里姆林宫接见了赴俄学生代表,俄罗斯联邦政府、滨海边疆区政府、全俄“海洋”儿童中心对活动做了精心安排和筹备,疗养活动取得良好成效。2009年,第二批312名5.12地震灾区学生赴俄疗养。2013年,259名4.20芦山地震灾区学生赴俄疗养。疗养活动的开展,不仅为我省地震灾区学生医治心理创伤起到了巨大作用,更给中国师生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

      此外,1名赴俄疗养的学生在儿童中心主任马尔佐耶夫和省教育厅的协助下,已成功申请到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赴俄罗斯公派留学项目,即将启程赴俄大学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