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推14项自贸区监管新政 成熟后可在全国推广

23.04.2014  13:53
核心提示:从5月1日起,已经先行试点的先进区后报关制度、区内自行运输制度、加工贸易工单式核销制度等7项制度,将在自贸区内全面推广。     从5月1日起,已经先行试点的先进区后报关制度、区内自行运输制度、加工贸易工单式核销制度等7项制度,将在 自贸区 内全面推广。

  在昨日举行的 上海 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 海关 党组成员、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海关工作组主要负责人 张华 鲁说,5月1日~6月30日,还将分批推广和实施的制度也有7项,具体包括批次进出、集中申报制度;简化通关作业随附单证;集中汇总纳税制度等。

   海关总署 加工贸易及保税监管司司长张皖生说,海关总署也把全国11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改革重任放在上海自贸区内。这些成果成熟以后将尽快在全国海关范围之内推广。

  张华鲁表示,下半年海关还将按照“成熟一项、推广一项”的原则,继续在自贸区推出一些改革创新的制度安排,大力支持自贸试验区深化功能拓展,积极支持各类新型贸易业态发展。

  张华鲁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下半年可能推出企业的自主报税制度,将彻底变原来审核制为企业自主申报制,大大扩大了企业的自主权。

  此外,还将大幅度推广企业信用管理,赋予高新企业更多便利。同时推广AEO认证,也就是跟国外海关进行合作,把自贸区的通关便利推向国际。“现在我们也在积极联系,进行一些沟通。”

  张皖生说,20多年前开始建立的上海 外高桥 ( 600648 , 股吧 )保税区,是与我国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同步的。目前则必须尊重跨国公司本身的经济运作规律,调整海关的监管模式。

  位于漕河泾出口加工区的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从事笔电等电子产品的代工,是加工贸易工单式核销的试点。公司副总经理简锦焰对记者表示,以惠普为例,一天笔电出货2万台,因为是定制产品,最终产品出货规格高达1300~1400笔,按照以往的单耗管理核销模式,需要将这些规格逐个向海关备案。但由于订单出货时间都在2天左右,有些来不及备案,最终就会导致海关法定的计算库存和企业的实际库存不一致,因此在半年的核销周期内,要耗费大量精力来解释这种不一致,不能解释的部分,则必须补税。

  而工单式核销模式实施后,借助于海关与实行ERP管理的企业联网,海关可以实时将法定的海关计算库存与企业实际库存进行比对,从而使确认核销差异数的时间大幅度减少。

  “以往大型的企业确认核销需要一个月,现在调整为一天。”上海海关加工贸易处副处长邱海滢说,此举为自贸试验区维修、研发等难以确定单耗的新型业务类型,提供了与之相适应的海关核销模式。

  此外,自贸区内的保税展示交易制度也建立起来,目前保税展示交易在自贸区已经形成了森兰商都和日上免税行两个平台。戴海波说,下一步在临港地区也希望能够复制保税展示交易业务。“目前希望得到海关的支持,还在共同的商量过程中。”

  为了防范走私违法风险,张华鲁表示,海关加强了制度设计,并提出一些海关的防范制度。自贸区下属的几个海关,也建立了风险分析平台和监控。

  伴随着海关更多针对自贸区新政的推出,自贸区的经济总量也在不断增加。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自贸区内海关新增注册企业2438家,总数达7392家。自贸区今年一季度进出口总值达1851.5亿元,自去年10月至今年3月合计进出口总值达3665.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