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寺院文明敬香清香礼佛

05.02.2014  19:23

  农历新年到寺庙中去烧头香,祈愿一年能有好彩头——这是从宋代起,杭州就有的风俗。今年也不例外,大年初五,千年古刹灵隐禅寺内人头攒动,香客如云。

  可与往常不同的是,虽然游客众多,但寺院内却没有了往日烟熏火燎的呛人气息,寺院门外,往年争相兜售香烛的小贩也门可罗雀。
 
  自2014年1月30日晚除夕夜开始,灵隐禅寺不再售卖香烛,也婉拒香客外带任何香烛、纸钱等敬香。与此同时,寺院主动为香客免费提供三炷清香。
 
  倡导文明敬香的,并非只有灵隐禅寺一家。据杭州市佛教协会介绍,除灵隐禅寺外,自除夕夜开始,包括净慈寺、法喜讲寺、法净禅寺、法镜讲寺、永福寺、韬光寺、香积寺等在内的另外7所寺院也同步推出了这一永久性措施。
 
  “敬香礼佛,一律请使用寺院免费赠送的三炷清香,并在指定的区域烧燃。”在位于南山路的净慈寺门口,一则醒目的公告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为了寺院的清净安宁,为了共同的蓝天,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吉祥,请各位香、游客共同倡导文明敬香,建设生态寺院。”
 
  净慈寺监院戒清说,点香敬佛是中国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不在多寡,但求虔诚。但发展到后来,却被一些人曲解了。一些人一掷千金执意购买高香、锡箔纸等敬香物品,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表达自己对佛足够的诚意。“这不仅花费更多的钱财,而且也会对环境造成更多污染。”戒清说,寺院内终日烟雾缭绕,尤其是一些小作坊生产的香烛,采用劣质原料或劣质工艺制香,这些劣质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很多的有毒气体,无论对香客还是寺院内的僧侣的健康,都造成了很大的损害。
 
  他介绍,过去净慈寺内每日产生的香灰,至少六七成是广大香客从寺外购入的香烛,其中不少产自生产加工极不规范的小作坊。这些劣质香烛产生的PM2.5远远超过优质香燃烧后产生的粉尘量,烟大味重,十分呛人。
 
  杭州的这8家寺院并不是国内第一个推行清香供佛的宗教场所,在此之前,北京雍和宫、浙江普陀山都先后实施了免费赠香,为每位入寺信众发放环保短香,同时谢绝外香入寺,效果明显。雍和宫住持不久前还撰文称,实施赠香措施后,寺院内的日均燃香数量大幅降低。实施赠香之前,雍和宫每日燃香量均在七八千把以上,过度燃香情况十分普遍,每日清理的香灰和香杆平均能装两卡车。实施赠香第一个月,雍和宫每日平均用香4600把左右,燃香总量较之前大幅下降,产生的香灰减少约2/3。
 
  杭州市采取的措施也得到了香客们的普遍理解和赞同。每年正月都会和家人到灵隐禅寺烧香的李女士说,过去买香,动不动就100元一把,店家非得说买贵一点才算诚心。“如今实施了文明进香,我倒没压力了。再说了,清香礼佛,从健康角度,既有利于自己,也有利于他人。”63岁的老香客项咏琳也连连赞成:“现在雾霾污染太厉害了,作为本地居民,我们也应该从自己做起,为洁净空气出份力。”
 
  “从杭州8家寺院实施赠香措施几天的效果来看,原来烟熏火燎、粉尘充斥的场景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青烟萦绕、庄严清静的环境,这对厉行节约、保护环境、维护游客健康等都有益,得到市民们广泛支持。”杭州市代市长张鸿铭说,除了继续推广“文明进香、三炷清香礼佛”的理念外,杭州市的各大寺院还积极倡导鲜花礼佛等更加环保的敬香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