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成立学分银行 “零花钱”攥成“大红包”

27.01.2015  13:16

浙江成立学分银行 “零花钱”攥成“大红包

    学分银行:

    所谓“学分银行”(school credit bank)是一种模拟或是借鉴银行的功能特点,使学生能够自由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地点的一种管理模式。

    记者从浙江广播电视大学了解到,浙江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正式成立。

    这是浙江省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拓宽终身学习通道,灵活借鉴货币银行储蓄功能及特点,创新终身学习管理体系的一种积极尝试。

    浙江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具体运行委托浙江广播电视大学。下一阶段,学分银行管理委员会将在浙江广播电视大学设立学分银行管理中心,负责学分银行各项业务开展和运行。学分银行将逐渐覆盖全省各地。

     独木桥”变成“立交桥

    以前,要拿到学校的毕业文凭,或者在培训机构取得职业资格证书,通道很狭窄,一般只能在一所学校进行学习,或在一个培训机构参加培训,不同学校和培训机构之间,即使是相同或相似的课程内容一般也得不到互认。

    学分银行的成立运行,将使这一现象得到改变。学分银行将有助于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使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成为全面推进浙江省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对学习者来讲,这家“银行”将给他们带来实惠:个人学习的选择渠道更宽了,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得以满足,可以减少重复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就业竞争力。

    对学校和教育机构来讲,“学分银行”同样重要:教育服务将会得到更广范围的认可,效益将会扩大化。对于行业和企业而言,可以找到员工培训的更多途径,员工培训能够得到权威认证。

      “零花钱”攥成“大红包

    据了解,学分银行将从教育系统开始,从登记入手,分步推动学分银行建设工作,并逐步建立课程证书、资格证书、学历证书、学位证书等沟通衔接的制度,构建完整的面向终身学习的学习成果认证框架和统一的学习成果认证体系,最终实现省内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学分互认和互换。

    学习者不论何人在何处在何时,都可以在“银行”开设账户,记录自己各种学习经历,形成终身学习的个人档案,通过认证转换,最终兑换各种证书,让学习也称为一种积累,也成为自己在“银行”里的另外一笔财富。

     相关链接:上海学分银行助力破除高考“独木桥

    沪上学分银行是一个学习成果管理与服务平台,面向上海市民开放,“存款”就是各类继续教育学分,包括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和文化休闲教育这三大类学分,主要功能是学分认定、积累和转换,为学习者搭建四通八达的终身学习“立交桥”,从而推进全市学习型社会建设。

    在校生、毕业生、离开校园多年的社会人士,都能在学分银行实现学分、课程、证书的等值转化、“通存通兑”。比如已拥有大学学历者,计划边工作边读书,获得在职学位,通过学分银行认定,将在校所得的原始学分,转换为标准学分,便能免修已学的或类似的课程,以最少的学习时间修满学分,拿到第二甚至第三学历;又如技能证书获得者,计划攻读相关学位,那么他也可通过学分银行“兑换标准”,免修与证书培训相关的课程,直接学习新课程,便捷完成学历教育。(徐文杰、张枝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