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去年约三分之一人口受灾 直接经济损失超690亿

05.05.2014  23:04

图为浙江省民政厅厅长尚清。谢盼盼摄

中新网杭州5月5日电 (见习记者 谢盼盼)“颇不太平”四字形容2013年的浙江似乎不过分。5日,记者在浙江杭州举行的浙江省减灾委全会上获悉,浙江2013年累计受灾人口1638.5万人(次),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92.5亿元。

2013年,浙江经历干旱、洪涝、台风、风雹、雪灾等灾害,尤其是干旱和台风灾害最为严重。浙江去年多地最高气温和高温日数纷纷打破历史记录,成为名副其实的“火炉”之地。

熬过夏季,一场无法预知的台风灾害又靠近。“饮水告急!食物告急!”对于宁波余姚人来说,“菲特”台风的记忆难以忘记。而“菲特”也成为中国近十年来单个台风直接经济损失最重的台风灾害。

浙江省减灾委副主任、省民政厅厅长尚清统计说,浙江全年累计受灾人口1638.5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62.5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1336.5千公顷;房屋倒塌6323间;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92.5亿元。

救灾是民政部门的重要工作。作为民政厅的一把手,尚清念完数字后,眉头紧蹙,接着说,一年来,减灾委员会成员单位也加强了沟通协作,完善防灾减灾救灾政策体系。例如浙江省民政厅与气象、人防等单位的合作,省环保厅与省气象局建立合作协调机制、联合会商预报预警服务和应急响应机制等。

从酷暑到‘菲特’,2013年的浙江可以说是重灾之年,”听完汇报,浙江省副省长熊建平表示,浙江去年受灾人数差不多是浙江人口的三分之一了,而近700亿的经济损失数字也是触目惊心。

尚清说,接下来浙江各部门将增强自然灾害综合防御能力,在城乡避灾安置场所建设方面,安排补助资金2810万元,累计建成避灾安置场所8395个。

他还说,未来浙江将进一步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其中包括完善救灾网络,将防灾减灾、自救互救、灾害救助纳入“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的重要内容;强化基层基础,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气象防灾减灾示范社区和社区民防规范化、基层防汛防台规范化及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提升应对自然灾害的整体防御能力和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