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民哄抢菊花”事件调查:实为主办方赠送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菊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誉为“四君子”之一,大家都很喜欢。前不久正是菊花盛开的时节,许多城市都举办了菊花展,很多老百姓都大饱眼福、赏心悦目。可就在这些展览闭幕的时候却出现了一些传闻,这比菊花凋谢更让人遗憾。
不久前网络上出现了这样几张照片,照片上的地点是在某个公园内的花展上,照片上的人各个喜笑颜开,怀里抱着的,手上提着的,小推车里装着的,装得满满的都是一盆一盆的菊花。再看地上,菊花东倒西歪,一片落败景象,可谓是菊花残,满地伤。几张照片配着 “安徽菊花展闭幕市民哄抢菊花”的标题,以及相关解释的文字,立刻引发了网友的谴责,“没素质”“无语”这样的评论频频出现。然而在这样一个菊花展中为什么没有人维持现场秩序,约束市民所谓的哄抢行为呢?
11月25日上午九点,在安徽省蚌埠市张公山公园内的菊展广场上聚集着很多人,正在挑拣仍在盛开的菊花。
市民一盆一盆搬运着菊花,而不远处就站着工作人员,不但没有阻止,反而还在维持现场秩序。为什么他们不拦着这些搬花的市民,眼看着菊花被搬空呢?
原来菊展已经在11月24日结束,主办方和园林管理处已经将好的品种拉回苗圃了,剩下的一些是大众品种,拉回去既增加成本又不一定能养活。考虑到市民对这些还在开放的鲜花很是喜欢,所以主办方决定让市民把剩下的菊花拿回家栽培。而为此物业公司也加派了人手,增加了50多名保安在现场维持秩序,防止市民出现哄抢的行为,而现场也并非像网上所说的混乱不堪。
看来现实情况并不像网上所说的市民哄抢菊花,而是在主办方允许的情况下市民将菊花带走。同样的情景还出现在济南,有媒体报道,11月27日上午,济南解放阁的上千盆菊花被济南市民哄抢,现场一片狼藉。而照片显示“抢花”的有男有女,有拎着塑料袋来的,有推着小车来的,甚至还有用轮椅来装花的。然而记者采访后发现,网络上所谓的“哄抢”行为同样也不真实。景区的工作人员表示,这些市民并不是抢花,他们拿走菊花是得到允许的,展览结束后将菊花赠送给市民的活动已经进行了四年。
在网络上流传的这些照片中有张照片格外引人注意,照片上一位中年男子用手推车推了满满一车斗的菊花,神情非常轻松自然。然而几天后记者在公园采访时,竟然又见到了这名男子,原来他不是普通市民,而是济南环城公园景区的一名绿化工作人员。看到自己被写成抢花市民,孟庆华说,自己很无奈。
赠送说成了哄抢,工作人员说成了没有素质的市民,看来这眼见并不为实,几张照片反映出的不一定是真相,有可能还扭曲了事实,让当事人承受不白之冤。不久前在陕西咸阳也发生了一件类似的事件,几个名市科协的干部,因为两张发在网络上的照片遭到了网友的强烈质疑。在这两张名为“陕西咸阳市科协主席穿鞋套下乡调研”的照片上,几个领导摸样的人站在一个露天果蔬大棚外听取介绍,而所有的人脚上竟然都套着蓝色的鞋套。有网友说,去机房这些需要保持清洁的地方才穿鞋套,在乡间实地考察还要穿鞋套的意思是鞋子太金贵吗?不过也有网友说,凡事不可断章取义,要弄清事实真相再说。那么事实的真相是什么呢?这些领导去的究竟是什么地方?又为什么要穿上鞋套呢?
记者采访到了事件的当事人,咸阳市科协主席亚斌建,他向记者解释,照片中果蔬大棚并不是像网上所说的在乡下,而是位于咸阳兴平市南位镇的时令水果科普示范基地。11月12日,他和另外几位科协工作人员的确去了这个示范基地进行调研,照片中戴眼镜的这名男子就是亚斌建本人,穿鞋套其实另有原因。
记者经过调查发现,当天亚斌建他们到了示范基地后,首先去的是组织培养室。这张照片就是当时在组织培养室内参观时拍摄的,照片显示这是一个实验室,在玻璃柜前的男子是亚斌建,而向他讲解的则是基地的负责人肖宝祥,他们所有人都穿着鞋套,按规定进入无菌操作室必须要穿鞋套。
在考察组织培养室之后,亚斌建一行人又到与组织培养室相隔不远的幼苗扩繁大棚进行参观,而引起网友热议的其中一张照片就拍摄在幼苗扩繁大棚里。由于和普通大棚非常相像,网友们将这里误认成为了普通农户的大棚,在这里面几个人也没有将鞋套脱掉。因为幼苗扩繁大棚是沙基的,也需要无菌保护,专家建议大家穿着鞋套。
随后亚斌建等人又顺道去了幼苗扩繁大棚不远的农田,照片是在大田旁拍摄的,照片中环境比较杂乱,有没有完工的大棚架,还有一些废弃物和落叶,看上去并不像要求无菌保护的实验环境,为什么在这里仍然要戴上鞋套呢?
亚斌建告诉记者,因为参观一路很多地方都要求戴鞋套,而最后要去会议室开会,所以他们就干脆没有脱掉鞋套,没想到这些引起了网友的热议。两张照片背后的真相最终得以查明,原来这几个科协工作人员去的是科研基地,按要求佩戴的鞋套,并不是怕把鞋弄脏。事实上这两张照片原本是咸阳科协发表在官方网站上的新闻图片,本来为了说明科协主席到基地调研的,却被网友截下来赋予了新的内容,这才引起了误解。
赠送被传成哄抢,守规被说成娇贵——谣言从何而来?目的何在不得而知,但它从小到大、迅速扩散、直到最终被戳穿的过程却是我们看得清楚的。这再次告诫我们信息爆炸纷繁复杂,咱们只有多观察、多思考才能少犯错,千万可不能见风就是雨,遇事儿就一窝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