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读书

26.02.2015  20:15
  关于读书,自古就有许多极妙的说法。   对于古代而言,“学而优则仕”,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读书与“功名利禄”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古人读书就是冲着考取功名和为官执政去的,宋真宗赵恒就有“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样带较为功利读书目的的言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上关于“读书”的社会学意义越见显现并不断扩充,其不再仅仅局限于考取功名利禄,而产生了教育的社会学目的,并被更多的精英人士将其作为一种自身修炼的途径,无论是陆游“书巢勤学”的典故,还是苏轼的“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读书目的,都说明了读书已经具备了修身养性、经世致用的功能,赫尔曼·黑塞《获得教养的途径》是有关读书的一篇随笔,赫尔曼认为读书是获得教养的主要途径,赞美了读书的作用,劝说人们用心研读经典作品,在书籍中发现世界,认识社会,完善自我修养,“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这些都可以体现出读书的丰富的社会学意义。    于我而言,读书是一个不断充实自己的过程,愈加发现当自己读书读得越多的时候,便越清楚地看到自己知道得太少。“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里的“博学”就是向外成长,借助外在的力量和前辈的思想以及生活的智慧来丰富自己的内心生活以提升自己的素养,“参省”则是向内成长,了解自我、看清自我,我们才能在正确的适合我们自己的人生方向上行走。毕淑敏学者曾经说过,“读书让我们知道了天地间很多奥秘,而且知道还有更多的奥秘不曾被人揭露,我们就不敢用目空一切的眼神睥睨天下。读书其实很多时候是和死人打交道,图书馆堆积的基本上都是思索着的木乃伊,新华书店里出售的大部分也是亡灵的墓志铭。你在书籍里看到了无休无止的时间流淌,你就不敢奢侈,不敢口出狂言,自知是一切美好的基石。    虽如此说,但是当代国人的阅读状态却着实令人堪忧。社会转型期所带来的浮躁心理是发生这一变化的本源,利益冲击使人们心灵的安宁一次又一次被打破,深入阅读与系统阅读的雅兴需要极大的定力才能够维持,在这样的条件下,读书的社会学意义也在发生着根本性的改变,人们更加追求急功近利的技术,甚至恨不得今天读的书明天就能派上用场,阅读被迫成为了短视的投资或投机行为,亦或称之为一种填平肌腹的快餐行为。    我想读书的本源意义可能并非如此,读书的妙趣应该全在于一个“”字。心若闲云野鹤,浮沉无我,止去自由,读也好,不读也罢,不牵挂功名,不关涉利禄,全是兴之所至,你的性灵,你的情趣,你的自由,全在这一个淡定自若的闲字里。    清代王国维把求学成才的经历划分为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黑格尔曾经说过:“凡合乎理性的东西都是现实的,凡现实的东西都是合乎理性的”,这句话在我看来是在说一切事物的本质都是符合“绝对精神”的,在我们读书的过程中,一方面应该思考这些书中理论如何与现实生活结合而去有效解决现实问题,这无疑符合适应社会需要的读书目的,而在另一方面,读者更应该关注这些经典理论背后思想家们的思考动因以及所使用的思想方法。凡书皆宜如此体验,不可徒读。    我一直坚信阅读是人类求知进步的阶梯,也是人类最高尚和最有情趣的活动之一,一个崇尚读书的民族是一个理性、优秀的民族,且打开书本,让身心在阅读中得到陶冶,让生活在阅读中充满智慧,让书籍成为我们的精神伴侣,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