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为人先,坚定不移促改革——省十二届人大第五次会议上,尹力省长所作《政府工作报告》列出我省以成德绵为核心区域,扎实推进全面创新改革“一号工程”成绩单:
编制实施综合改革等9张清单;
总结60多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出台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16条措施;
新增各类市场主体74万户;
成功获批国家级引领型知识产权强省建设试点省;
……
发扬川人敢为人先的精神,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以改革创新的“一子落”带动发展棋局的“全盘活”,成为代表们聚焦的热点话题。
扎实推进创新改革
日前,“绵阳市军民融合整体推进”入选“2016四川十大经济影响力事件”,而该市探索形成的“在绵国防科研设施资源共享”和“应收账款融资服务”两条经验,分别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和李克强总理的充分肯定。
“我们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军民融合,扎实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彭宇行代表说,绵阳加快构建军民融合“五大体系”,全创试验呈现出面上推进、点上突破的良好态势,国防军工优势正加速转变为经济发展强势,预计全年实现军民融合产值137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稳居全国前列,实现了军地互促、协同共进的融合发展。
产业支撑,协调推进----绵阳新引进总投资465亿元的京东方6代线、总投资30亿元的兵港科技、总投资29亿元的华强科技园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汽车整车年产量突破10万辆,预计全年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两新”产业产值分别突破1500亿元、100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达到53.5%、35.4%,继续保持全省领跑优势。
“新的一年,我们将奋力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取得新突破,抓好9张清单落实,加速构建军民融合‘五大体系’,争取更多‘绵阳实践’上升为全省、全国的经验,加快建设国家创新驱动先行市和军民融合示范市。”彭宇行代表对此信心满怀。
赵辉代表建议,均衡评估全省能够取得突破的创新改革事项,适时开展第二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国家授权政策争取工作,拓宽我省参与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深度广度,力争形成更多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来自阳光城市攀枝花的谢道全代表则呼吁,协调支持攀枝花深度参与成德绵协同创新,支持建设钒钛材料技术研究院、石墨烯技术创新实验室等一批创新型示范项目,加大支持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力度,加快建成世界级钒钛产业基地。
“给力”壮大实体经济
在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中,努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陈吉明等 多名代表提出,要研究出台创新改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创造实体经济发展良好环境。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实施平台,因此企业的创新能动性是新技术能否实施的关键。” 来自四川大学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实验室的曹亚、雷景新代表提出,科技创新最终要有新技术、新产品,以此为基础,实体企业才能真正成功、长久。
“四川省特别是成都市的科技资源比较丰富,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创新成果不少,但是大部分都应用到外省企业,对区域经济支持作用不明显。”曹亚代表分析,可能的原因一是高校与本地企业未能搭建有效沟通交流平台,高校研发成果不具有针对性,这方面,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已经明确要“积极推动校地企双创合作,搭建高端合作交流平台”;原因之二是一些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科研开发机制僵化,导致创新能动性不足。她谈到,在与多个企业的装置技术人员交流中,发现他们迫切需要新技术新产品,但项目形成后由下而上无法推动,装置技术人员没有项目立项权。
曹亚代表建议,政府推动和激励省内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工程技术研发平台,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交流关系,引导企业重视科技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培育解决企业技术问题的专业队伍,为传统产业升级换代、落实供给侧改革奠定基础。
雷景新代表则建议,把省内实体行业产品进行认真梳理,找到每个行业中需要升级换代、实现创新的核心技术支撑点,以产品需求开发技术,以技术来带动产品实现升级换代。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赴成都出席省人代会前,王霓代表刚刚参加了中国(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磁性材料标准创新中心成立大会。她兴奋地告诉记者,磁性材料是现代工业的血液,也是高技术发展不可缺少的关键性基础材料,在发电、输变电、电机以及航空航天工业等电工、电子行业应用广泛,绵阳的磁材产业已经有二十余年的发展历史,现在已成为全国磁性材料重要的技术基地之一,“过去,磁材国际标准基本是日本企业占主导,但此次会议以后,更多的磁材国际标准将在中国科技城绵阳起步!”
“象这样的高科技产业,人才也很珍贵,希望政府进一步做好服务,把科技成果转化的平台搭建好!”欣喜之余,王霓代表多次提到“科技成果转化”问题。
高校是创新创业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载体之一,来自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贺盛瑜代表说,近年来,政府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利用大学的人才、技术、信息、实验设备、文化氛围等综合资源优势,建立了一批大学科技产业园区,对推动区域科技成果转化、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真正形成知识经济规模效益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今年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四川省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十六条政策》的通知,鼓励科技人员兼职兼薪,鼓励科技人员离岗创新创业,放活科技人员动力,使得四川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尽管高校科技成果在科技园区引领下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成功转化率仍然不够高,还存在科技成果转化没有形成合力、优秀的科技成果少、教师科技成果转化能量尚未完全激发出来、相关法规政策存在瓶颈等问题。
为此,贺代表提出建议:
积极营造大学科技园发展的软硬环境,构建良好的科技转化平台。
合并、整合各高校重复性资源,实现统一布局、协调发展。
提高政府在校企合作中的桥梁作用。各地方政府可以定期收集、发布企业科技成果需求信息,加强企业与高校的技术交流,让高校科技成果开发更接地气,让科技成果更易于被市场接受,从而提高转化成功率。
加强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考核。形成一个标准考核体系,让各高校能真正充分重视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可以探索设置专门的科技成果转化岗,不再硬性规定教学和科研工作量。
加强科技扶持资金向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倾斜。高校设立成果转化发展基金,用于成果转化和孵化平台建设及服务。真正做到“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让有限资金真正发挥孵化和促进的作用。
设立科技成果示范应用工程。政府为科技成果示范应用提供市场支持、提供资金补贴、提供税收优惠。政府在政府采购、公共建设项目中优先选用本地研发的科技成果,不要把相关条件设得太高等等。
……
“牵一发动全身”,全面创新改革,将天府四川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全省人民正将期盼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