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态保护让文化遗产“有温度”

28.02.2014  14:21

昨天召开的全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会议上,南京市博物馆总馆正式授牌,总馆将整合全市文博单位的藏品和展厅资源,建立类似“藏品配发中心”的展览库。今后,各大文博场馆的“镇馆之宝”将告别“宅居生活”,在全市范围内实现交流互展,更好地向市民游客展示“城市记忆”、讲述“南京故事”。

城市发展越是走向现代文明,文化遗产也就越能凸显其作为城市个性印记、“特色标签”的辨识功能。在高楼大厦、玻璃幕墙几乎成为大都市“标配”的当下,一提起南京,人们首先想到的还是六朝烟雨的诗意、十里秦淮的繁华。明城墙、红楼梦、云锦、白局等等独有、稀缺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嵌入城市肌理、融入文化语境,是独具个性魅力,别人无法复制的“南京味道”。

在现今,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已为人所共知,但在如何保护、如何利用、如何呈现方面各地的做法却有不同。有个成语叫做“衣锦夜行”,夜里穿着锦绣衣服走路,纵然华丽却无人看见,用来形容那些被束之高阁、锁在“深闺”的文化遗产颇有几分贴切。在恒温恒湿的库房里,在“铁将军”把门的院落里,遗产确实得以抢救保护,却并不等于真正“”起来,比如南京云锦、金陵剪纸等“非遗”,如果仅仅是“”在博物馆里,失去了在百姓生活中活的传承,那么这种保护无疑只能是变成静态标本、“临终关怀”。

要让外在、静态文化遗产走进市民的心灵世界,国内外城市目前采取的越来越多的办法就是活态保护。前几天,习近平总书记露面北京南锣鼓巷,引起了游客网友的轰动,也让南锣鼓巷这一地名备受关注。有着700多年历史的南锣鼓巷,拥有21处文保单位,极为完整地保存着元大都里坊的历史遗存。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对这一历史街区的改造保护,并非圈起围墙、原封不动,而是让周边胡同里各种形制的府邸、宅院开门迎客,“四合院”里的老街坊们照常居住,成为最富有老北京民俗风情的街巷。加上酒吧文化、先锋文艺等现代元素的聚集,使这里成为许多时尚杂志报道的热点,不少电视剧来取景拍摄,许多国外旅行者把其列为在北京的必游景点……

我们看到,近年来,南京在颐和路、老门东等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出新中,也充分注重了活态保护。事实上,文化遗产从来不是孤立存在,市井街巷、建筑古迹与其中承载的精品文物、民俗文化、民间技艺等共同组成了城市过去时代完整的生活方式,只有把单件的“古董”、技艺重新归入到历史情境中,才能给予当代人一个看得见、走得进、坐得下来的整体空间,在感受历史故事的同时,演绎自己的生活故事,如此,文化遗产才能变成与人亲近、有温度、有生命的存在。

我市正在推进的遗址公园保护和建设、明城墙开放利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和复兴、近现代建筑和工商遗产保护利用等项目,实质上就是体现了活态保护的创新尝试。让更多文化遗产活起来,带来的将是文化效益、经济效益的乘数综合效益,是一个个常讲常新、更有味道、延续下去的“南京故事”。(刘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