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全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聚焦

01.02.2016  09:32
  “平常在电视里才能看到的演员到家门口来演出,我们十分兴奋。”1月23日,第十八届文化列车·同心艺术团在仪陇县马鞍镇的演出刚结束,当地观众张秀华就和几位好姐妹来到演出后台找自己喜爱的明星签名。

  1月23日至27日,“四川省2016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汇聚脱贫攻坚新动能’集中示范服务活动”在革命老区仪陇县12个乡镇、村社进行,12场文艺演出和数万份卫生、科技宣传资料,以及现场医疗服务,为基层群众送去温暖。

   文化列车节目精中选优

  1月22日上午,文化列车·同心艺术团首场演出在仪陇县新政镇拉开帷幕。

  近两个小时的演出,带去老百姓最喜欢的歌舞、小品、曲艺等节目,近百名来自省歌舞剧院有限责任公司、省曲艺研究院、省川剧院等省直院团的演员为群众端上一桌文化“农家饭”。

  要做出老百姓喜欢的“农家饭”,离不开精细及接地气的“选材”。文化列车出发前,通过院团自荐、省文化厅推荐等渠道,主办方在多个歌舞、曲艺、戏剧等门类的精品文艺节目里精心挑选,组成此行文化列车的17个节目。参加过多次文化列车的总导演陈珂说起节目“菜单”的搭配颇有心得,“既要制作精良,又要接地气,还要有新意。除必演节目外,还要准备储备节目,要让每个地方的基层群众都看到不一样的节目编排。

   就是要到最偏远的地方去

  参与“三下乡”的服务人员认为,参加没有报酬、迎着寒风的“三下乡”活动是人生中最难忘的经历。

  1月23日,“卫生下乡”爱心服务团在马鞍镇的街道上搭起咨询台。在这个服务团里,有参加了10多次卫生下乡的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退休医师张汾生,有多年来为基层几十位家庭贫困的白内障患者免费做手术的省人民医院眼科专家万灵,有省第四人民医院80后医师刘瑶丽。张汾生说,他和同事们每次都会拿出最饱满的状态走到最偏远的地方去,因为越是偏远的地方,越需要医护工作者的帮助。

  走下去,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是“三下乡”服务者的根本使命。记者看到,在“卫生下乡”爱心服务团的工作现场,医生们不仅免费为基层群众诊疗、赠送药品,还手把手教群众怎样利用一些经济实惠的办法治病。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医生们下乡之前用报纸和艾叶自制了不少艾灸条,医师杨鸿告诉记者,“这种方法不仅省钱而且方便,我们离开后群众自己能以此进行日常理疗。”我省的农业科技工作者还在“三下乡”活动中,结合当前农业生产的需求,在育种技术、病虫害防治、春耕备耕等方面为各地种植大户和农村专业合作社送去了良种良法和配套技术服务。

   群众的笑容是强大的动力

  每次文化列车下基层演出,舞蹈及歌伴舞表演最受群众欢迎。这趟跑了18年的文化列车,省歌几乎年年参加,且每年都派出40人左右的“大阵容”。本届文化列车省歌的领队王源告诉记者,参与文化列车演出几乎已成为省歌新演员们艺术生涯中必经的一部分。

  90后女孩周馨是2014年进入省歌的新演员之一。第一次搭乘文化列车的她每天都在化妆、演出、卸妆的节奏中度过。1月22日,行程最紧张。上午8点多,演员们匆忙吃过早餐,便立刻在大巴车上完成化妆、换服装等工作,9点半到达演出地点,10点开演。下午1点多,又分为两个小分队,为安溪潮村和六柴井乡的群众送去慰问演出。由于行程紧张,且路途中较为疲劳,演员们几乎整天带妆,上厕所、吃饭、乘车都穿着行动不便的演出服。她说:“不少前辈向我传授过参加文化列车的经验,但自己真的第一次参与进来才发现,这样的紧张忙碌真的需要强大的动力才能坚持下来,这动力便是群众的笑容。”(记者 李思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