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级新生军训师开展“心理健康进军营”活动

21.09.2015  21:06

  为了促进大一的学生尽快熟悉并且适应大学生活,  帮助新生形成对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加强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于9月18日和19日晚7:00—8:30分别在狮子山校区和成龙校区开展了2015级新生军训师“心理健康进军营”活动。今年的“心理健康进军营”活动邀请了20多位专兼职老师,紧紧围绕“适应”这一主题,以心理讲座的形式全方位覆盖每一位新生军训学员,力求帮助他们更好、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

  在活动开始,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中心组织了由专兼职老师组成的专题研讨会。在研讨会上,老师们一致认为,大一阶段是大学生活的特殊阶段。新生入学后,由于环境变化,他们在学习、生活、交往等各方面均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不适应。这些不适应往往表现为:孤独寂寞、无所适从、极度恋家、情绪波动大、人际交往冲突或退缩、时间管理出现困难,还有很多新生暂时陷入“目标缺失”的茫然状态等等。因此,“适应”是大一新生群体面对的心理挑战,大一阶段是大学四年呈现不同发展态势的分水岭;而做好了新生适应教育,无疑为大学四年的健康成长抛下了稳定的锚。围绕专题研讨会确定的心理教育主题,中心进一步举行了心理讲座教师团队参与的集体备课会。研讨会和备课会积极充分的准备为本次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9月18日晚,二团首先开启了本次活动的序幕。二团参训的3635名新生军训学员,被编排为17个单位参加17场讲座。在狮子山校区六教、七教的阶梯教室里,军训学员们飒爽英姿、端正围坐,讲座老师们态度亲切、娓娓道来。在讲座中,老师们从入学之初,大学新生面临生活和学习方式的诸多转变开始,介绍在此过程中新生应当如何积极地调整心态、建立人际关系建立、规划学业生涯以及保健心理健康,以便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军训学员们聚精会神地倾听老师们介绍的“皮格马利翁”心理效应、“目标-动机”理论、“归因”理论和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案例,时而眉头微蹙地若有所思,时而不由自主地会心微笑,时而此起彼伏地掌声四起。90分钟的心理讲座结束后,军训学员们表示:“心情好了很多,没有军训那种严肃的感觉”“坚持非常重要”“大目标要化成小目标,一个一个实现”“看问题要多角度去看,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心态好很重要”“遇到压力内心要强大”等等。讲座具有实际意义,引起新生种种思考,为他们的大学生活规划出一幅发展图画,

  维克多•雨果说过:“进步,意味着目标不断前移,阶段不断更新,它的视野总是不断变化的”。衷心地祝愿2015级全体军训学员们!祝愿你们在新的环境中,坚韧、勇敢、正能量,不断适应人生中的新环境和新变化,在适应中成长,在变化中发展,谱写人生新的美丽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