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雅:小农水建设解民忧促丰收
村民正在修建渠道
中新四川网3月19日电 (刘刚 通讯员袁桂林)“我们以前是靠天吃饭,50年代时修的水库和沟渠因年久失修,本来很大一股水,流上十多里路,到我们那儿就所剩无几了。”19日,眉山洪雅县槽渔滩镇玉岚村村民周朝贵老人,给记者介绍以前春耕生产用水时的情况。
“现在国家出钱给我们整得这么巴适,能排能灌,这么厚的渠坎,用上几十年应该都不会漏,农民也不用愁了。”周大爷露出了高兴的笑容。
记者看到,每隔一段距离,沟渠上都留有一处档水板插槽,插槽前的上部留有一个出水口,方便沟渠里的水流到田里,插槽后的下部有一个入水口,方便田里的水排入沟渠。
“除让村民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外,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会根据群众的合理建议组织技术人员实地勘察,并在施工过程中加以改进。”洪雅县柳新渠管理处主任李庚祥介绍,目的就是将小农水项目实实在在建成群众满意工程、放心工程。
据悉,2014年小农水项目在洪雅县槽渔滩镇、洪川镇、中山乡、三宝镇、余坪镇的15个村实施,规划整治和新建渠道120千米。项目自去年12月15日开工以来,渠系工程建设已基本完成。
在槽渔滩镇玉岚村的山平塘施工现场,记者看到数十名工人或支模,或浇筑……一切工序正有条不紊地进行。
“以前也能蓄水,但渗漏严重,一塘水关不了多久就漏掉很多。现在通过整治,应该不会出现这种情况了。”在山坪塘旁,正在翻地的槽渔滩镇玉岚村3组村民汪仲华告诉记者。
洪雅县相关负责人介绍,洪雅县2014年小农水项目总投资2800万元,项目按照“民办公助、先改后建、先建后补”的原则实施。水源工程的实施由水务局统一规划、指导村委会组织懂技术的施工队伍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实施,渠系工程通过固定价选择施工单位进行实施,乡镇村社负责协调工作,为工程施工、交通运输、施工用水、用电提供方便,工程建成后由村民自管自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