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创客”闯成都 首选开馆子

21.04.2015  13:14

  

  

  编者按:

  目前在成都的老外数量已超3万人。成都作为创业型城市,不少老外也被感染了,纷纷加入创业大军,数量已达上千人!

  也许你很难想想,他们最爱的创业项目是——开 !馆!子!

  成都市投资促进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因为门槛低,好吃嘴多,成都国际化程度高,开馆子已经成为老外成都创业的首选项目。

  开馆子也不是一般老外能够开的:上了本科才可以!该负责人说,成都的老外创客大多是大学学历,当然除了搞科研,老外读硕士博士本身就不多。另外,成都馆子的江湖派系分明,开酒吧的都是西方欧美派,开饭馆的都是邻邦东南亚派。好吃嘴们不妨逐一去尝尝。

  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在成都工作常住的外籍人士已超过3万人。成都作为创业型城市,不少老外也被感染,纷纷加入创业大军。4月18日,来自成都市投资促进委员会的数据显示,目前已有上千老外创客在成都打拼。

  老外创业最爱干嘛?该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创业门槛低,好吃嘴多,成都国际化程度高等原因,老外创业首选项目为开酒吧和饭馆,离不开“吃喝”。其次是教学、外贸、软件研发等。“前后两者的比例差不多是‘对半开’。

  成都是一座美食之城,当西餐遇上好吃嘴,如何俘获成都人挑剔的味蕾?老外在创业中遇到哪些问题?对有意来蓉创业的老外,他们有什么建议?华西都市报记者专访了多名老外创客,畅谈他们的创业之路。

  英国教授

  “变身”酒吧老板

  在九眼桥附近一个小巷里,英国人Gary坐在自家酒吧门口,来往的顾客都会和他热情打招呼,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是个博士,曾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和基尔大学这两所著名大学担任教授,教工业关系学和社会学,也曾是不少中国留学生的导师。

  在成都6年,现在他的生活方式已完全成都化,“坐在那一边喝茶,一边看周围人唱歌、跳舞。这种闲逸场景在英国是看不到的。”2009年,Gary45岁时,经朋友推荐来成都学中文。在为期半年的学习课程中,虽然中文没什么长进,但他却从此和成都结了缘。

  “我喜欢喝酒,是个随性的人。”在决定留在成都后,他没有去学校应聘教学,而是选择开酒吧,他已教了几十年书,也想换个职业尝尝鲜。

  半年亏损15万“微营销”帮他盈利

  “我自认为经常到酒吧,对酒吧很熟悉,但这和经营一间酒吧完全是两回事。”半生从事学术研究的Gary完全没有经商经验。由于不了解工商政策,仅办理营业执照就用了约半年时间。“刚开张6个月,酒吧安静得吓人,我损失了15万元。”Gary说,当初酒吧选址在小巷,朋友都不看好。而他执意认为这一带的大区域投资环境良好,酒吧位置偏也能被带动。

  Gary认为,酒吧在晚上才经营,白天的时间是浪费。为了增加客源,他租下了酒吧隔壁的店铺,加开了一家墨西哥餐厅,将单一化经营酒吧转变为餐厅+酒吧的多元化经营。慢慢地,终于将酒吧带出了困境。微博和微信也帮了Gary大忙,快速让餐厅盈利。2011年开始,微博开始流行,不少顾客光顾餐厅后,总会发食物照片到微博上,跟着来的顾客就越来越多。近几年微信兴起后,他更加注重个人营销,注册了酒吧官方微信平台、酒吧微信、自己个人微信3个账号,仅他个人账号粉丝就有近千人。记者看到,Gary发布了一条想戒烟的朋友圈,就有近百人回复。为了增加他与潜在顾客的粘合度,每一条他都会回复。

  抱团经营 制作“老外餐厅地图

  为了加快发展,老外们开始抱团营销。今年初,Gary联合成都的部分老外餐饮老板,专门制作了一本“成都国际餐饮联盟地图”免费分发,里面汇聚了约20家外国人酒吧和餐厅的详细信息。

  记者发现,根据地图,大部分酒吧分布在人民南路四段、玉林南路、桐梓林南路和科华北路等地段。这一带是成都的酒吧集聚地,也是老外居住最多的地段。“这只是第一期地图,印刷了2000份,计划在机场和星际酒店免费发放。目前地图包含的餐厅数量不多,未来将有更多被收罗进来。

  追着《大长今》的风潮

  韩国大叔

  到成都开馆子

  “成都的老外创客大多是大学学历,当然除了搞科研,老外读硕士博士本身就不多。”成都市投资促进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学历高是成都的老外创客们的共同特点之一。同时,由于餐饮业门槛低,成都人爱吃,喜欢尝试新口味等原因,餐饮业已成为老外创业的首选项目。

  2007年来成都创业的韩国人韩在令也认同这一观点。他今年56岁,从韩国某大学毕业后,在韩国成立过一家公司,后来又到北京工作,履历丰富。

  据介绍,目前约有50个韩国人在成都创业,涉及餐饮、服装、化妆品、小饰品贸易等各个领域,其中,做餐饮行业的韩国人数量很大。

  记者发现,在餐饮业,欧美人爱开酒吧,而东南亚人则爱开馆子。

  Gary认为这是因为东西方文化差异。“欧美人下班后,朋友聚会都喜欢到酒吧,而东南亚人喜欢去咖啡厅、茶馆社交。更常见的朋友聚会是去吃一顿饭。

  “相比欧美,亚洲人的菜式更加多样化,口味更容易吸引吃客。”韩在令说,他来成都创业时,“大长今”正在中国热播。因为这部韩剧,中国人对韩国料理很感兴趣,正是受到《大长今》的影响,他才想到要来成都做韩国料理。

  /创业心得/老外做川派西餐墨西哥辣椒改豆瓣

  当外国餐厅酒吧遇到口味挑剔的成都人,如何征服“好吃客”们的味蕾?8年前来成都创业的以色列人艾明认为,在成都开餐厅,最大的挑战是饮食文化的差异,揣摩当地人的饮食喜好。太正宗的西方食物似乎很难适合成都人的口味,改良的西餐才更受欢迎。

  艾明说,为了吸引成都顾客,他的餐厅不断加入四川元素,例如,在一道墨西哥菜中将墨西哥辣椒换成了豆瓣,将鸡尾酒改良创新,其中一款鸡尾酒由草莓和辣椒混合而成。

  有些老外变通,有些老外也执着。懒巴哥的老板Zach坚持要做地道的美国菜和墨西哥菜,要让成都人尝原汁原味的西餐,同时为老外提供家乡菜。不少老外光顾他的餐厅,生意也很不错。华西都市报记者刘秋凤摄影刘陈平Gary:

  在创业之初,最好找一个熟悉成都创业政策的代理或朋友,这将为创业节省大量时间和财力成本。现在成都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老外旅行或定居成都。更多的成都人走出国门投资或留学归来,本地人越来越接受多样化的国际生活。成都是一块投资的沃土,老外在成都创业,有很多的机会和空间。韩在令:

  创业不要着急。四川很大,成都附近几个城市的人说话口音差异都很大,有很多东西需要积淀,对想来成都创业的老外可以先用半年到一年了解成都的风土人情和创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