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曝泸沽湖拟投放机动游船 引发是否会破坏摩梭文化质疑

07.11.2014  10:58

泸沽湖上的猪槽船。 记者 栾静 摄

    10月29日,网曝四川盐源县泸沽湖景区将投放机动游船,引起当地一片质疑声。次日,盐源县政府回应,该县确实投资102万元购入新式机动游船,不过动力能源为太阳能和液化气,对泸沽湖水质无影响。

    盐源泸沽湖为何要投入新式机动游船?到底对环境有无污染?当地百姓能否接受?是否会破坏摩梭文化?

    11月3日至4日,记者来到四川和云南两省境内泸沽湖,实地求证。

    质疑:经营好好的,为什么要弄几条机动游船?

    求证:为了安全和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但游客多拒绝

    11月4日,阳光明媚,泸沽湖像一面镜子一样静静地躺在高原上,一辆牌照为川L的旅游大巴停在了洛洼码头。游客随后登上猪槽船,在欢歌笑语中向湖心划去。“只怕这样和谐的画面再也看不到了。”泸沽镇博树村村民二车龙布说。

    盐源县投放机动游船的消息在四川和云南境内泸沽湖传播,让湖面变得不平静。“我们真的不明白,现在经营得好好的,为什么要弄几条机动游船?”二车龙布颇为不解。

    二车龙布心头的问号,也打在了当地众多人的心上。“为了安全和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盐源县旅游局局长彭启寿说,猪槽船是泸沽湖摩梭人世代使用的水上交通工具,用于载客,存在安全隐患,且泸沽湖风浪较大,一到下午,就不能再出船,给游客带来很大不便。“使用机动游船也能够把当地百姓从划船中解放出来。”凉山州泸沽湖景区管理局稽查大队队长李直之说,从这三点来考虑,政府的出发点是好的。

    可当地百姓并不买账。“划了这么多年,猪槽船很少出现事故,唯一一起还是船主违规操作。”博树村村民依若次尔说,用体力挣钱,村民乐意。

    盐源县地方海事处处长沙国清介绍,猪槽船自运行以来,虽发生过安全事故,但因救援及时没有造成一名游客伤亡。

    记者随机采访了来自北京、乐山和广东等地的57名游客,仅有2名表示可以接受机动游船。“机动游船到处都是,到泸沽湖旅游就是奔着它的静和摩梭特色来的。”广东游客董小姐说。

    质疑:清洁能源无污染?

    求证:未取得环评,螺旋桨或破坏湖内植物

    黄色草海内,两艘钢体结构的游船停靠在岸边,玻璃钢为顶,鲜红色木头为柱,钢体结构为底。

    “游船体形大,色彩鲜艳夺目,与安静平和的泸沽湖极不相称。”博树村村主任喇甲聪说,如果今天四川放四艘,明天云南放几艘,整个泸沽湖就没法看了。在整个机动游船采购过程中,喇甲聪曾经作为村民代表发表过意见。

    据彭启寿介绍,4艘机动游船充分考虑摩梭元素,在颜色设计和制造,都尽量使用摩梭元素,且为了保证不污染泸沽湖,使用的是清洁能源,6座位的船是人工手动,8座位的用的是太阳能加蓄电池,16座位和28座位的船使用液化气。

    是否真的无污染呢?

    “这怎么可能?只要是机动的,就一定会有污染。”云南省宁蒗县永宁乡洛水村村民尼玛甲泽说,泸沽湖就像一碗水,不管是云南还是四川,哪边滴一点墨,都会污染整个泸沽湖。记者了解到,前两年,四川泸沽湖就尝试投放机动船,最终因民意而搁浅。

    11月3日和4日,尼玛甲泽发起“保护泸沽湖母亲湖,拒绝机动游船驶入”的签名活动,仅3日,就有1500人参与,其中1300人是云南境内泸沽湖村民。

    “云南泸沽湖旅游开发比四川早十几年,要是不污染我们早就搞了。”洛水村一村民说。

    据盐源县环保局副局长何志安介绍,泸沽湖是国家级AAAA旅游景区,是环境敏感区域,若需要投放机动游船,必须取得环评手续,而目前为止,并未接到任何中介机构关于泸沽湖使用机动游船环境影响执行标准的申请。“所以,可以肯定是,这四艘机动游船并未取得任何环评手续。”何志安说。

    “泸沽湖有一圈藻类植物,用来净化泸沽湖的水质,如果遭到破坏,后果不堪设想。”喇甲聪担心,机动游船运行后,游船螺旋桨将毁坏泸沽湖特有的海藻花;机动游船给泸沽湖带来的噪音,也将打破泸沽湖的安静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