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龙马潭:增强“造血”功能 助力脱贫奔康

28.04.2017  09:54

 

等靠要不是办法,让贫困户拥有一个稳定的工作,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才是实现长效脱贫的关键所在。”日前,泸州市龙马潭区就业局相关负责人谈到脱贫工作时如是说。

近年来,龙马潭区积极为贫困户搭建就业平台,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鼓励企业吸纳贫困劳动者、举办扶贫专场招聘会等,累计帮助1500余名贫困家庭劳动力实现就业,极大增强贫困户自身“造血”功能,从而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开发公益岗位

拓展渠道增就业

将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在法定劳动年龄段、有劳动能力的人员,通过村级公益性岗位的安置,实现脱贫致富,是龙马潭区就业扶贫的破题之举。”龙马潭区就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为此,龙马潭区鼓励45个行政村和24个农村社区,结合新农村建设开发公益性岗位,吸纳安置建档立卡贫困劳动人员,从事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看护、社会治安协管、乡村道路维护等工作。

各行政村、农村社区吸纳安置农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者,还可申请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补贴,并按每人每月泸州市最低工资标准的1/2,逐月发放岗位补贴,所给予的补贴资金将直接划拨到用人单位基本账户上。”区就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介绍,公益性岗位开发实施以来,龙马潭区先后开发公益性岗位170余个,通过贫困劳动者主动报名、群众推荐、调查核实等手段,目前累计安置了90名贫困劳动者从事道路交通安全劝导、乡村道路维护等工作,发放各类公益性岗位补贴11万余元。

联系企业吸纳

合作共赢谋就业

鼓励企业吸纳贫困劳动者转移就业,也是我区就业扶贫的重要举措。”该区就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考虑贫困群众“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的愿望,龙马潭区在挖掘区内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等领域就业岗位的同时,结合产业规划积极培育服务业、电子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实现就近转移一批。同时,依托农村新型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力推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种养大户+贫困户、农村电商+贫困户结对就业帮扶模式,推动农村本地就业一批。

全区对各类企业(单位)吸纳贫困家庭劳动者就业,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企业,可申请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区就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该区还将对招用农村建档贫困劳动者就业的企业进行有奖励,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企业,可给予1000元/人的奖补;对当年新吸纳10个以上贫困家庭劳动者的,作为就业扶贫基地,可给予不低于5万元的奖励。截至目前,该区企业吸纳贫困劳动者转移就业328人,其中农合社等生产经营主体吸纳8人。

举办下乡招聘

双向选择促就业

招聘下乡、送岗入户,帮扶贫困农村家庭劳动力就业,脱贫致富,是龙马潭区实施就业扶贫的又一重要举措。”该区就业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针对农村贫困家庭劳动者普遍缺乏就业信息渠道,龙马潭区大力组织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和扶贫专场招聘活动,组织企业在9个镇街创新开展“就业扶贫赶场日”活动,为贫困家庭劳动者搭建就业平台,实现脱贫致富。

今年以来,龙马潭区相继开展各类就业扶贫招聘活动7场次,组织进场企业115家,提供岗位数量3856个,达成就业意向426人。

龙马潭区还把自主创业农村贫困户劳动者,纳入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范围,给予提供创业担保贷款,并为其提供政策咨询、项目指导、创业培训等支持服务。目前,已有2名农村贫困家庭劳动者实现创业。”区就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与此同时,该区还在前期入户走访、准确掌握其需求基础上,分门别类建立台账,整合培训资源,为有就业、创业意愿的贫困家庭劳动者因地制宜开展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培训。目前,在胡市镇、金龙镇开展实用技术就业扶贫专班2期。

刘健 王孝彬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庞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