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走近即将消逝的先滩装颜匠 八旬老人秀“绝活儿”

30.07.2014  11:27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记者 马春莲 实习记者 夏杨阳) 近日,记者在合江县先滩镇采访时,偶然间在老场上看到一颗悬挂在木门前的彩龙头,那彩龙头与木门显得如此古朴,好奇之心不由得让记者停下脚步寻问打听,原来这颗彩龙头是由一位80多岁的老爷爷纯手工制作出来的。更令人惊讶的是,老人不单制作龙头,而且还能用纯手工制作出整条彩龙。

老人与他的作品(半成品)

   出于好奇 走近先滩彩龙的独特工艺

  据先滩老场上的老民居介绍,所谓装颜匠是对油漆工、彩绘工的统称,大多数的时候是指舞龙、舞狮的制作工匠。在每个地方只做舞龙、舞狮的方法都不一样,在先滩镇制作舞龙除了制作材料和其他地方差不多(用竹条编织好框架,再用皮绳捆扎牢固贴上皮纸、绸缎后,最后用颜料上色、描绘),制作的工艺却有一套独特的方法,因此一个工匠制作一条完整的舞龙,需要2个月左右的时间和8000人民币的成本。而舞龙中又分彩龙和火龙,彩龙是所有节日中都可用于表演,火龙需要在舞龙中置放烟花专门用于春节表演,所以彩龙与火龙的制作方法与工艺也不一样。

  经打听得知,此位装颜匠系先滩场镇人,姓名魏高光,老党员,今年82岁。1950年参加解放军跟随部队进山剿匪,58年任先滩街道主任,72年入党,75年任街道支部书记。解放前13岁学装颜匠,到17岁解放后,因那时候的政府认为制作舞龙、舞狮是属于封建迷信,不准许继续制作,后改行修理(配钥匙、修钟表等)维持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