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纳溪:着眼服务下工夫 落脚民生见成效

28.11.2014  05:08

   四川在线消息(段国海) 泸州市纳溪区坚持民生为重、服务为先的工作理念,以为民服务中心为载体,通过“四下功夫”打造优质服务体系,切实畅通服务和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为民服务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突出硬件设施。纳溪区立足群众满意,在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上做文章,进一步加强服务硬件建设,积极构建便民服务“总格局”和构建三级便民服务体系。按照“两集中三到位”要求,以改善区行政服务中心为龙头,大力推进镇(街道)、村级便民服务中心(站),全面推行“一站式服务”和“全程代办”服务模式,在全区15个镇(街道)合理配置了新农保、新农合、土地审批、惠农补贴、计生服务、民政救助、农业服务、法律服务等便民服务窗口,实现了利民惠民服务项目的集中化。目前为止,已有7个镇(街道)建成了“大厅式”便民服务模式,199个村(社区)建成了便民服务站。

  完善软件设施。该区开通了“便民服务热线”,严格落实“三项制度”组织窗口单位和服务行业集体上线,限时答复、解决群众提出的各类问题,同时设置“群众满意度”评价系统,让群众面对面给予工作评价,有力促进服务质量提升;完善监控设备,有效杜绝窗口服务人员在岗胡作为,慢作为等问题发生;自今年2月份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已受理群众质询3600余条,解答各类问题2800余个,为群众办理各项业务98000多件,实现零推诿、零差错、零延迟。

  加强队伍培养。以“走基层”、“六访七进”、党员志愿服务队进社区等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活动,选派政治思想强,服务态度好的窗口服务人员深入村(社区),和老百姓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及解开老百姓心里的各大,又融洽干群关系。今年来,全区工位老百姓开展各类培训讲座400余场次;落实帮扶资金1000多万元;引进各类项目10多个,共帮助解决群众教育、就业、住房、社保、扶贫等方面的突出问题1500多件;通过“1 N”帮扶活动方式与经济“困难户”、发展“困难户”、“两劳”释放人员等政治“困难户”结对帮扶,解决群众实际困难。全面落实群防群治的管用措施,完善落实了“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机制,指导帮助基层排查化解各类矛盾800多项,确保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

  加强服务监督。对各服务窗口工作人员服务过程实行投诉服务、群众评议等全方位监督,向群众公开监督电话,受理群众投诉,纠正窗口人员办事行为。建立群众评价机制,群众通过意见箱对办事服务进行评价、提出意见。根据督导检查和群众反映的情况,对突出问题由县级干部包案,路线办下发督办件进行督办,并派出督查组,采取随机抽查、明查暗访、民意调查等方式进行督查和跟踪问效,见人见事进行督查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