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突击检查冬至羊肉市场 查封数箱来历不明冻羊肚

23.12.2014  15:14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记者 王燕) 昨日是一年一度的冬至,按照传统的习俗,冬至吃羊肉也成了大众的习惯。为了保障市民能够吃上放心、合格的羊肉,当日,泸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再次对主城区餐饮市场进行突击检查,让很多商家“措手不及”。

   突击现场 执法人员直奔主题查“罂粟壳

  昨日上午11时,泸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稽查支队来到了位于泸州市江阳区仁和路的一家名为“隆昌宋羊肉”的羊肉汤锅店。执法人员直奔店内开始了全面的检查。“老板,我们要检查你的正在熬制的羊肉汤,马上来个碗来,做快检!”随即,执法人员将羊肉汤滴进罂粟壳快速检测卡的检测槽内,等待检测结果。

  “这个检测主要是检测汤锅是否添加了罂粟壳,罂粟壳含有吗啡、可待因、罂粟碱、蒂巴因、那可汀等生物碱类物质,一般食用不会造成明显的危害,但是有潜在的毒品功效,法律已经规定禁止在食品内进行添加,”执法人员解释以后,对快检的结果有了初步的掌握。

  “就目前的检测情况来看,该家羊肉汤锅的高汤没有使用非法添加的情况,但是快检只是一个情况的初筛,我们还要将测试的样板继续作进一步检查。”执法大队三大队队长邓明禄告诉记者。

   意外发现 两箱冰冻毛肚涉及非法进口

  虽然暂时没有发现非法添加的情况,但是并不表明餐饮店已经“安全”,执法人员随即到达了背后仓库,在仓库内却发现“异样”。

  “老板,你这两箱英文标识的盒子装的什么?”话音刚落,执法人员没等老板回答便发现数箱进口的冰冻好的羊毛肚。其生产日期为“2013年12月3日”并且无中文说明,按照冰冻肉制品一年的保质期,也已经过期不能使用。

  “请出示该产品的检验检疫证明和收据。”执法人员告知老板后,老板并不能立刻提供,因此,数箱进口的毛肚已经被封存,禁止使用。

  泸州市食药监局稽查支队支队长朱清表示,所有进口食材都会有相关的批号,以及报关检验标志,进入国内的市场后,应该标明中文标识加以说明。该餐馆无法提供相关的检验合格证明材料,不排除非法走私或其他非正当来源生产加工,执法人员现场对这些羊肚暂扣,进一步调查。

   就餐发现异常 立即拨打12331投诉

  冬至后,羊肉餐厅的生意非常火爆,但是在生产加工环节,很多餐饮店都不符合相关的法律规定。例如从事加工的人员无法提供健康证,这样一来无法保证加工环节的安全,而对于这些情况,老板往往的回答是“临时工”。

  朱清告诉记者,突击检查一方面通过快检对羊肉汤锅进行快检,看是否存在非法添加的情况,另外一方面则是检查检查食材来源渠道是否合法和安全,是否存在非法进口。

  泸州市食药监局工作人员提醒,市民在外就餐时最好先看餐饮店的许可证,一般情况下最好选择有笑脸标识的,然后在饮用的过程中,一旦发现其味道与以往有很大出入,可以拨打12331进行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