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积极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 建设临港产业物流园区

30.12.2013  12:15
  12月17日,泸州港保税物流中心一期231亩场平完毕。“本月26日,我们公司将进场施工。”中外运泸州港保税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玉平说。

  泸州抓住长江经济带加快发展转型升级的机遇,通过完善泸州港集疏运体系,建设临港产业物流园区,与南方丝绸之路无缝对接,主动承接上海的高端产业,让长江“龙尾”摆动起来。

  “公铁水空”无缝衔接,全省集装箱八成以上经泸州港通江达海

  “上海自贸区成立后,将成为亚太区供应链核心枢纽,助推长江经济带物流业发展。泸州港迎来再次发力的良机。”泸州市委书记蒋辅义说。

  2003年,泸州港开港,10年发展成为全省航运首港:2012年,泸州港集装箱码头吞吐量占全省总量的84.6%。今年,在全国航运吞吐量整体下降的情况下,泸州港集装箱吞吐量将突破18万标箱。“便捷高效的集疏运体系、深航道是一个大港口核心竞争力。”蒋辅义说。围绕港口,泸州规划建设“一环七射一横”的高速公路网络、“三纵四横”的铁路网络、二纵五港区的水运体系以及成渝经济区的重要支线机场。目前,成自泸赤、川黔、泸渝等高速公路在港区附近交汇。泸州港是全省第一个水运开放口岸。2011年11月18日,泸州港首趟铁水联运列车开行,成为长江上游第一个铁路直通码头堆场的集装箱港口。

  泸州市市长刘强介绍,泸州港东出可衔接长江中下游与东南亚,西进可通达四川、云贵地区,北上可进西安、上欧亚大陆桥、通中亚、西亚和欧洲,是长江“龙尾”名副其实的黄金物流通道。

  目前,泸州港集装箱码头年吞吐能力达到100万标箱和30万辆滚装商品车。

  物流大开放,集装箱连接大世界

  7月10日,一艘滚装船驶离泸州港,四川成都高原汽车公司生产的64辆吉利全球鹰汽车首次通过泸州港发往欧洲和中东。

  四千年前,四川盆地就存在着几条南向出海通道。通过“南方丝绸之路”出海,处于长江黄金水道“龙尾”的泸州,是重要的中转站。“泸州港最有潜力成为向东南亚开放的窗口。”龙马潭区委书记、泸州临港产业物流园区党工委书记郑蓉分析,泸州港的经济影响腹地,正好与南方丝绸之路沿线契合。

  目前,成都泸州两市合作良好,2012年经泸州港中转的货物中,85%来自于成都经济区。

  2011年12月,泸州与武汉结起“水姻缘”:由泸州港发出的货物,经由阳逻港中转进入上海洋山港,进而出江入海。

  今年9月29日,泸州—武汉—台湾江海直达航线开通。“这是四川对外开放的一条大通道。”泸州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梁中元说。此前,中西部货源至少要经过武汉、上海两次中转,历时半个月以上才能到台湾。泸州港近洋航班开通后,从泸州出发,6天可到台湾台中或高雄。

  11月6日,“泸(州)昆(明)”铁水联运集装箱班列开行。近期,泸州至攀枝花的铁水联运集装箱班列将开行。

  泸州加快开放合作步伐,通过物流大开放,与世界经济零距离。

  承接高端产业,建设“一港七基地

  郑蓉说,随着上海自贸区服务业的发展,将出现高端服务业的产品、技术和人才溢出。自贸区还将推动上海的产业结构调整,为泸州承接电子信息、生物科技等高端产业转移创造机会。从中“”到商机的龙马潭区拟派出小分队,前往上海对接。

  发展临港产业物流园区,承接上海转移的高端产业,泸州港具备有利条件。

  深入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泸州市提出聚力产业发展、城镇建设等“六个突破”,目标直指2016年“四个翻番”。在此背景下,泸州市决定建设临港产业物流园区,充分发挥港口对产业和城镇的支持带动作用。目前园区核心区建设已全面启动。

  按照规划,泸州临港产业物流园区总面积达310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78平方公里。园区将按照“以港促产、以产兴城、港产城一体、港园城共生”的发展思路,采用“一轴两心两带六区”的空间功能结构和“一港七基地”的功能布局,重点发展商贸物流、新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等7大产业。2015年园区工业总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2020年力争突破2000亿元,实现“再造一个产业泸州”的目标。(记者 孔芒)
我省出台优化区域产业布局指导意见 明确21个市州重点布局产业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优化区域产业布局的指导意见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