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泸县群众文化又迎“丰收季”

26.09.2014  13:46

   四川在线消息(肖鹏 向晓鸿) 秋天,总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以往的秋天,泸县群众文化迎来了数不胜数的大丰收,例如,雨坛彩龙2011年荣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金奖、2013年荣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泸县农民演艺网”2013年成功创建为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无不发生在这个丰收的季节。

  今年的秋天,泸县再次迎来了一个群众文化的大丰收。

  丰收,从泸州市第四届群众文化展示活动说起……

   演艺团队大赛 泸县风景独好

  8月30日—31日,泸州市第四届群众文化展示活动“激情酒城”演艺团队决赛在龙马潭区会议中心举办,来自泸州市各区县16支演艺团队400多名演员参赛。经过两天的激烈而精彩的才艺大比拼,8支泸县参赛团队中,泸县廖刚演艺公司、泸县红豆歌舞团、四川宏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泸县格仁艺术团4支演艺团队成功闯进前十名,有望获得泸州市“十强演艺团队”的荣誉称号。

  众所周知,农民演艺团队众多是泸县乃至整个泸州的地域文化特色之一,但大多数演艺团队规模小、质量低,难以形成气候。为促进演艺团队质量整体提升,打造具有泸州特色的演艺品牌,今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开展“十强演艺团队”评选。泸县文化部门高度重视,广泛动员,全县演艺团队积极参与,经过有效整合,共有13支团队报名参赛。为提高13支参赛团队的演艺质量,泸县文化馆将馆内4名舞蹈辅导干部分派到13个团队分别进行辅导。

  经过8月6至7日的选拔赛,13支团队中有8支团队入围决赛。选拔赛后,县文化馆又集中优势兵力对入围决赛的8支团队进行了再次提高。经过再次提升,8支团队的演艺质量又得到了质的飞跃,特别是廖刚演艺公司新编排了具有泸县“龙文化”特色的开场舞,获得了极佳的演出效果。最终4支团队不负众望,在决赛中闯入前十名。

  值得一提的是,决赛前十名的团队中,包括拥有数量众多国家级演员的市非遗所和专业演员不在少数的合江县川剧团等国有改制文艺院团,能与这些专业的演艺团队比肩闯入决赛前十,这充分表明,泸县的“草根艺术团”、“田坎明星”逐步具备了比较专业的艺术水平,近年来泸县持续实施的农民演艺培训提升工程是卓有成效的,以此次演艺团队大赛为新起点,泸县农民演艺质量的提升必将迈开更大的步伐。

   舞蹈大赛 泸县又有新作品

  相信关注泸县文化的人们,都还对去年泸州市第三届群众文化展示活动舞蹈大赛上泸县原创舞蹈《梦·南宋》里面那些活灵活现的宋代石刻、威武雄壮的男武士、婉转柔美的女舞者记忆犹新,然而,泸县数千年的文化底蕴,又何止宋代石刻这一项珍贵的文化遗产呢。

  今年的舞蹈大赛,我们又看到了泸县文化的另一面,也是最为核心的元素,那就是神秘莫测的“龙文化”。说起泸县“龙文化”,不得不提的就是数量惊人的龙桥。泸县地处川南长沱两江交汇处,境内河网密布。两宋以来,泸县大小河流之上遍修石桥,长者百余米,短者仅1米,然而无论长短,皆有大型龙头置于桥上,故名“龙桥”。泸县龙桥鼎盛时多达400余座,至今仍保存完整179座,其中龙脑桥等47座龙桥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横卧河溪之上的龙桥,形成了泸县别具一格的景致,供人们便利交通的石桥,也因此被赋予极大的艺术价值,激发了泸县舞者们的创作灵感。“《龙桥新韵》就是我们根据泸县龙桥创作的一个新的舞蹈”,泸县文化馆馆长陈巧玲介绍到。

  《龙桥新韵》在舞蹈大赛中排在最后一个出场,或许是等上场时间等太久,演员们都比较紧张的缘故,表演中一位演员竟然掉了手上的“龙珠”道具。尽管出现失误,但《龙桥新韵》最终还是取得了二等奖的成绩,对于一群临时从学校、机关、农民演艺团队抽调,并不很专业的演员来说,这也是个差强人意的成绩。据了解,《龙桥新韵》还将在10月参加全省首届农民艺术节“群星奖”大赛和第四届川南艺术节泸县农民演艺专场。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一次小小的失误,只会让他们在接下来的演出中更加聚精会神,用更好的演出效果一展泸县“龙文化”的独特魅力。

   原创歌曲大赛 唱响“龙城多彩梦

  泸县是一个原创歌曲的高产地,《玉龙湖,我可爱的家乡》、《龙城是我家》、《五彩龙城》、《我的家乡龙城美》等脍炙人口的歌曲唱尽泸县秀美山水、风土人情,响彻龙乡大地。由泸县本土音乐人叶顺有、黄刚创作的歌曲《风过泸州带酒香》、《请到泸州来》更成为酒城泸州的代表性歌曲。

  作为第四届群众文化展示活动主要内容之一的原创歌曲大赛于9月19日在泸州市消防支队大礼堂拉开帷幕,大赛以“唱响酒城泸州好歌曲——大家都来唱”为主题,经过现场紧张激烈的比拼,由泸县本土音乐人叶顺有创作、歌手李川演唱的原创歌曲《多彩龙城梦》荣获一等奖,泸县同时还获得了原创歌曲大赛“优秀组织奖”。

  离乡土最近才有生命力,离农民最近才有亲和力,离农村最近才有感染力!无论农民演艺团队还是泸县龙桥,抑或一首泸县原创歌曲,无不是最贴近百姓、贴近生活,最接地气的文化符号。根植于农村土壤,扎根于基层群众,泸县群众文化,定可枝繁叶茂,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