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泸县:强力实施招大引强 奋力集聚发展动力

17.09.2014  17:47

   四川在线消息(周伟 特约记者 曾佐然) 今年,泸县围绕泸州市委“着力六个突破,力争四年翻番”的总体部署,深化开放合作,奋力招优引智,通过新增产能来“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取得了明显成效。1-8月,全县新履约项目98个,项目总投资221亿元,其中4个10亿元以上项目,市外国内到位资金104.9亿元。新签约入驻园区项目15个,项目总投资70亿元。

   转变观念 全力招大引强

  树立“招大商”理念,推动要素资源向优势项目集中,政策保障向大项目倾斜,紧盯大项目,招引大项目。经过2个月的攻坚克难,成功签约投资40亿元制药企业入驻泸州医药产业园,填补了泸县招引工业大项目的空白,为泸州医药产业的快速崛起,注入了强大的新生动力。

  树立“大招商”理念,在招引工业项目的同时,兼顾文化旅游、商贸物流和农业项目的招引。策划、包装、推出了云龙空港物流产业园、道林沟风景区等项目,跟踪对接了国内相关企业,成功引进投资上10亿元的龙桥文化生态园、泸县城西商业综合体等重大项目。

  树立“再招商”理念,引导和扶助现有入驻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企业以商招商,强强联合、抱团发展。促成了科瑞德制药与药企合作、共同研发新产品;明翔酒精与金融投资公司合作,扩大生产规模;协助西南康健产业园对外招引17户医疗企业入驻,成渝建材市场成功签约82户商贸企业。

   完善机制 强化综合保障

  坚持“招商引资 园区建设”的互动发展模式,采取以投资促进局领导班子在产业园区兼职的方式,推动招商引资与园区服务的无缝衔接。

  坚持县领导联系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制度,加强跟踪联系,定期督查通报,促进项目早签约、快建设、早投产。坚持入驻园区项目评审制度,严格入园标准,从严考评产业准入、投资总额、投资强度、用地面积、经济效益等指标。

  建立“1 3”产业发展专家顾问团,聘请18名国内行业领军人物、博士生导师为医药产业园专家顾问,为医药产业园的发展献言献策、提供项目投资等重要信息。

  健全开放合作考核制度,设立先进集体奖、重大项目特别贡献奖,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招商引资。大力发展“飞地经济”,合理税收分成,调动各镇引企入园,巩固“1+19”的县镇互动经济发展模式。

   创新方式 提升招商实效

  创新开展会展招商。承办泸州市医药产业发展大会,邀请上海医工院、重庆第三军医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等10余家科研院校和近200名省内外客商参加大会,举行专场推介会、院企座谈会,扩大泸州医药产业园的对外影响力;组织参加第14届国际原料药展销会、第16届上海生物医药研讨会、第90届糖酒交易会、知名企业四川行等展会,成功获取了医药包装、中药材种植加工等项目投资信息。

  创新开展小分队招商。1-6月,由县领导率队外出招商48次,登门拜访企业100余家。抽调2名干部由市投资促进局外派驻点,组建小分队招商;利用泸县驻中山、成都、贵阳、攀枝花等办事处收集信息,先后对接了国内知名的医药、能源等企业。

   夯实载体 推动产业集聚

  围绕泸州医药产业园规划的中药、化学药、医疗器械、保健化妆品等发展取向,积极对接新药评价体系中心、医药产业孵化器等产业平台项目,开工建设公共服务配套中心、龙城文化演艺中心、城西学校等配套设施项目,成功签约引进众鼎中药、科创集团等5家医药企业。

  围绕华夏龙窖白酒产业园规划的“万亩白酒基地、三万口窖池群”,完善配气站、变电站等基础配套设施,成功引进了13家酒类生产企业。围绕神仙桥产业园规划的精细化工、重装制造、仓储物流、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发挥神仙码头的优势,大力招引港口加工贸易项目,成功签约引进了2家新能源新材料企业。

   优化投资服务 提升招商环境

  出台县域经济实施意见、民营经济实施办法、商贸物流业发展意见、酒类产业发展意见、医药产业发展扶持办法等政策,为产业发展和项目招引提供政策支持。

  强化简政放权,取消行政审批项目19项、暂停相关行政审批项目21项,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成立园区服务中心,为产业项目提供联审联办、一站式审批、全程代办等服务,大力提高行政服务效能。

  推动政银企合作,促进金融部门为企业提供高效便捷优质服务,1-6月,金融部门为工业企业融资额达到16亿元。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为企业提供职业培训845人,引进高级职称人才40余人。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协助企业申请各类研发、技术创新和产业扶持等专项资金191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