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泸县将打造成渝医药产业制造核心基地
四川在线消息(向晓鸿) 泸州医药产业园位于泸县,是泸州市精心打造的现代医药产业园。园区规划建设面积20平方公里,已完成一期7平方公里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发展现代中药、医药制剂、医疗器械等产业,分为科研孵化区、生产制造区、行政商贸区、康健养生区等。该园区集研究、开发、生产于一体,是泸州生物医药产业的核心发展区、集聚示范区、创新引领区,将辐射带动泸州及川南地区医药产业升级。
泸州医药产业园
泸州医药产业园鸟瞰夜景
园区以“田园牧歌、世外桃园”的设计理念,按照“两户互动、产城一体”的发展思路,构建中药材种植原产地技术、中药材加工技术及贸易、中药养生技术三大平台。计划3年内引进企业30家,实现产值50亿以上,税收突破8亿元,建成市级现代医药产业示范园。5年内引进企业50家,实现产值100亿元以上,税收突破16亿元,建成省级现代医药产业示范园,打造为成渝合作区重要的医药产业制造基地。
目前,园区已入驻科瑞德制药、锦云堂药业、超级制药、乾通制药、正泰制药、阿斯特医疗器械、普仁医药等10余家企业,与泸州医学院、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四川省水稻高粱研究所等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已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保障园区新药研发、中药材种植加工、人才培养等。
医药是四川省“7+3”规划发展的重点产业,也是泸州市及泸县重点规划发展的产业。通过近些年的发展,全省已经形成了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生产、化学制药、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工业等构成的完整医药产业体系,形成年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产品40个,2011年全省医药工业总产值已突破800亿元大关,向千亿大产业迈进。泸州市医药工业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医药工业体系和医药流通网络,医药经济稳步发展,医药工业现已成为泸州市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初步形成了医药制造业(原料药及制剂、中成药、中药饮片)、药材种植业、医药商业等三大门类。
四川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之美誉。据资料统计,全川中药资源有5000余种,其中植物药4600余种,动物药320多种,矿物药130余种,约占全国中草药品种的75%;其中著名道地药材和主产药材30余种,如川芎、麦冬、黄连、川贝母、冬虫夏草等不仅是中国出口较早且量大的品种,而且在中国国内的生产和销售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比如川芎占有国内90%以上的市场份额;人工种植中药材超过50万亩,已建立川药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38个;各种动植物药的年允收量超过100万吨,是中国最大的中药材产地。2011年,四川省现代中药产业实现总产值约470亿元,其中中药工业(中成药和中药饮片)总产值408亿元,居全国第2位,比2010年增长34%,占全国中药工业比重9.6%,占全省医药工业比重近50%;实现利税87亿元,比2010年增长32%,居全国第3位;中药饮片工业产值135亿元,居全国第1位。中药农业实现产值34亿元,中药兽药、保健食品等相关产品实现产值约20至30亿元。
泸州市是四川省有名的重点药材产区之一,素有“药材之乡”的美称,是四川省有名的中药材重点产区。近年来中药产业初具规模,中药材种植发展迅速。据查全国第二次中草药资源普查表明,泸州共有中药资源1144种,蕴藏量超过13万吨,经常种植的中药材有20多个品种。泸州各区县的天麻、黄连、天冬、半夏、银花、菊花、黄柏、杜仲、厚朴等药材的采集历史已有近200年,且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资源丰富,能为医药生产企业提供充足的原材料。2011年,我市共有药品生产企业17家,实现药品生产销售收入7亿元,全市共有药品批发企业32家,实现销售收入13.51亿元,实现税收1447.6万元。
泸县发展医药产业具有良好的基础,一是已有科瑞德制药、科瑞德凯华制药、锦云堂药业、超级制药、乾通制药、正泰制药、普仁医药等10余家企业入驻,具备了一定的人才、技术、资金优势。二是泸州素有“药材之乡”的美誉,是四川省有名的中药材重点产区。近年来中药产业初具规模,中药材种植发展迅速。可提供充足的原材料。三是泸县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浅丘地形,土壤多以紫色土、砂黄泥和松毛土为主,可规模化、集约化种植各类中药材。四是泸县经济开发区已规划了泸州青龙药业集中发展区,成为泸州市及四川省医药产业集中发展的主要载体,产业的集聚将推动我县医药产业快速发展。五是医药产业是我省、市、县重点规划发展的产业,在政策上享受更多的支持。省上提出了“要把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放在更加重要和更加突出的位置,创新省、市、县三方合作协调机制”。要加大对“四川造”的扶持,积极推进医保目录倾斜“四川造”,确保四川经销企业保护“四川造”,做强医药产业发展的下游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