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护国镇:产业路怎么修 村民代表说了算

22.09.2014  18:13

   四川在线消息(肖光荣) 只要这条环形产业路修通了,今年,我在家门口就可以把柚子卖出去,销路就不愁了撒!”9月21日,泸州市纳溪区护国镇石柱村村民刘大友笑呵呵地告诉笔者。

  近年来,护国镇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上,始终坚持“岩茶坝果”发展思路,优先发展高山硅谷茶产业和平坝浅丘果产业。该镇在柚子主产区修村级产业公路时,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让村民当家作主,共同参与村产业公路的建设和管理,有力地促进了产业公路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在护国镇,村民有权选择是否修路,修什么标准的路?村民代表们纷纷建言献策,对如何让产业公路更好服务柚农提出了可操作性的意见。

代表们在实地研究柚子产业路的走向

   道路标准 村民代表讨论选择

  石柱、藕花、东巷口等村位于护国镇东面,是护国柚的主产区,随着柚子面积的逐渐扩大,柚子的销路问题成了柚农们担心的问题,修环形产业路是解决销路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

  起初,几个村委会打算修毛路,先解决“”的问题。可是,这个方案经过村民讨论后被否决了,原因是毛路只是晴天公路,下雨田不能通行。村里尊重农民的意见,决定改毛路为水泥路。

  可是,第二方案经过村民讨论后又被否决了,原因是镇村暂时拿不起没有那么多钱。村民最后建议修泥结石路,他们从护国镇交通管理站了解到,泥结石路性价比高,目前,修建泥结石路要比修建水泥路更具备条件。最终,村委会采纳了村民的意见。

  2013年底,一条长15公里、宽4.5米的环形泥结石路建成通车了。

   路线走向 村民代表民主表决

  “近几年,我社栽种柚子已经有800多亩了,环形产业路应该从我们社穿过。”东巷口村十四社的柚农周贵生振振有词地说。

  2013年8月,在东巷口村办公室,村委会成员和村民代表正在开会讨论产业路的走向问题,村民们都踊跃发言,各抒己见。经过村民代表充分讨论,最后决定先修2条路,一条贯穿全村南北,和省道大赤路连接起来,一条连着全村3个柚子精品柚基地,还有一条连接6个社的40余亩蔬菜园区—标准莲藕生产基地。

  村民代表薛德丰说:“修建这3条村路可给村民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而其余2条村路群众受益较小,可以暂缓修建。

  据了解,护国镇已经完成2条环形产业路修建,分别是东巷口村柚子产业路和梅岭村特早茶产业路,总共60余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