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患癌两年坚守岗位对病人如亲友 平凡女医生感动你我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记者 王燕) “袁医生对我们病人就像朋友一样,很真诚,很亲切!”昨日,记者在泸医附院中医科的住院病房看到了袁婉丽,感动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十大人物候选人之一。在还没有走近她之前,谁会想到,她在医院已经工作了26年;2008年汶川地震她还是医疗队的队长;作为医生的她,自己曾经也身患重症,遭遇了不同他人的经历。
视病人如亲友的医生袁婉丽
作为患者 在失落和痛苦的以后回到正轨
2012年,对袁婉丽来说是不平常的一年。据她讲述,2012年2月,她感到自己的身体每况愈下,身体的各种信号已经在向她反馈,身体应该是出问题了。“那段时间家人鼓励我,应该不是大问题,只要注意休息,就应该可以改善!”袁婉丽说道。直到8月,检查报告才告诉她患了乳腺癌。“其实自己都是医生,难道不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啊,当知道结果的时候,我虽然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当时还是非常低落,无法接受!”
袁婉丽告诉记者:“当时是8月,天气十分闷热,当知道结果的那一刻我觉得整个人都是冰冷的,当时的一段时间心态都不能转换,为什么得病的是我,为什么有这样遭遇的是我!”但是这样的挣扎很快就过了,袁婉丽在家人、朋友的鼓励下,重新面对自己,熬过了一次次痛苦的化疗,并且成功地接受了手术。
手术后的一个月,袁婉丽重新回到了岗位,继续为病人看病,生活很快回到了正轨。
作为陪护 在自由与亲情之间“二选一”的痛苦
在治疗的时间里,袁婉丽在卧床、生活无法自理时,她的女儿、丈夫、家人轮流地守候在病房照顾她,她说:“这段时间我很能理解他们的感受,担心我的病情、担心医疗费用、担心今后是否可以康复,各种担心、惧怕!更重要的是失去了属于自己的时间,失去了自由。”袁婉丽说这点是很痛苦的,因为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私人空间,但是病床上又是自己的至亲,根本无法选择。
作为陪护,袁婉丽告诉记者自己的父亲也是因为患癌过世,而在父亲76年患病到91年过世的10多年时间里,她一直陪伴在父亲的床前,她的生活也围绕父亲在过,失去了很多属于自己的时间,这种矛盾的心理令她感同身受。
作为医生 处理好与患者的关系是职业的根本
“医术固然重要,但是再好的医术如果对病人是敷衍,那么只是一种浪费!”袁婉丽说医院每一天接待的病人超万人,每个医生接待的病人几百人,医患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关注。例如病房来说,每天一个医生要负责几十个病人,有时候很难做到每个都细致。但是最起码的责任感不能丢失。
“可以重新回到岗位,我觉得很庆幸,特别是在经历了大病之后!对待医患关系,我觉得最主要的是一个‘诚’字,把他们当朋友,急他们所急,因为我也当过患者,知道他们的想法,特别是癌症病人,他们的情感很脆弱,需要鼓励,需要关心!”
袁婉丽说在工作中,她会善待每一个病人,不论是心理还是生理,都会把他们的问题解决到实处。“在我患病的时候,不少患者也给我鼓励,而在我生活进入正轨后,我也会用他们的方式去处理医患的关系,最终的目的是令他们康复,重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