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龙马潭区棚户改造:群众满意才是标准
四川网络广播电视台28日消息 泸州市龙马潭区小市麻沙桥棚户区改造项目是泸州市和龙马潭区的一项重大的惠民工程,是让老百姓搬离旧所住进新居、共享城市发展的成果一项民心工程。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泸州市龙马潭将棚户区改造工作和教育实践活动相结合,最大程度减少了拆迁中的各种矛盾,有效推进了项目建设。
李天金是泸州市龙马潭区小市街道麻沙桥棚户区里的搬迁户,由于意见分歧,李天金迟迟未能和政府达成搬迁协议。这天上午,棚户区改造工作组的工作人员再次来到了李天金家中,继续和他商量搬迁问题。这已经是工作组这个月第11次来到李天金家中了。
和前几次一样,李天金仍然是寡言少语,但工作组也不气恼,仍旧是与李天金细细地做工作,拉家常。一个多小时的谈话,工作进展并不明显,由于还要前往其他搬迁户家中,工作人员与李天金约好改天继续谈,李天金也爽快地答应了。
就是每天这样的沟通和联系,拆迁居民和工作人员之间逐渐熟悉了起来,增进了相互的感情,各项政策措施的实施也更能找到认同点。泸州市龙马潭区小市麻沙桥拆迁居民王开富:“(同期声一)支持,他们都这么关心群众的,我还是就要配合他们的工作。”
除了工作组之外,由居民们自发组成的麻沙桥棚户区改造自改委也活跃在棚户区改造工作中。这支特别小组全部由拆迁居民组成,作为政府与拆迁居民之间的桥梁,他们发挥着信息员、宣传员、调解员的作用。在拆迁工作组的工作和居民自改委的协调下,麻沙桥旧城改造工作得到了广大拆迁群众的支持。泸州市龙马潭区小市麻沙桥拆迁居民杨顺芳:“(同期声二)就是公正,反正就是任何事情都没得后门开的,公正。”
用群众路线指导棚户区拆迁安置工作,这在泸州市龙马潭区既是用创新工作方法促进实际工作推进,更是有效运用群众路线为群众排忧解难、化解矛盾的范例。小市街道办事处主任陈崇江:“(同期声三)在具体工作当中,我们主动搭台,组建了居民自改委,通过自改委来进一步收集居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实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样一套有效的工作方法。”
用群众路线指导棚户区拆迁安置工作,既促进了实际工作的开展,也切实做到了为群众排忧解难。截至4月23日,小市麻沙桥棚户区改造一期807拆迁户中已有408户签订拆迁协议,占总数的50.56%,拆除329栋建筑物,总面积2.4万余平方米。
四川台记者戴林、通讯员朱朝宁报道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四川电台新闻频率: FM:98.1 , FM: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