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万农民将用上城市自来水 泸州市龙马潭区政企合作开启城乡供水一体化新纪元

31.03.2014  21:35

    3月31日,泸州市龙马潭区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饮水工程项目签约仪式正式举行,龙马潭区长曾平、泸州市兴泸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歧代表双方在协议书上签字。随着协议的正式签署,该区特兴镇、长安乡约4.4万农村群众将从此告别饮水不安全问题,在年内喝上与城里人一样的自来水。
    龙马潭区位于川南,长、沱两江交汇处,幅员面积332.64平方公里,人口38.39万。尽管境内有两江环绕,但由于江水水位较低,难以有效利用。全区水利工程少,没有大中型水利工程,小(1)型水库仅有4座,属于常旱区,水资源相当缺乏。据2012年水资源公报,全区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有523立方米,约占泸州市的三分之一,四川省的六分之一,全国的四分之一,也远远低于国际人均警戒1750立方米的标准。加之近年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境内溪河水质受到破坏,难以满足群众饮水水源的要求,尤其是龙溪河水的污染,严重威胁沿岸特兴镇、长安乡等乡镇群众的饮水安全。几年前,国家投资在这里建设了一批工程,但由于水源缺乏,源水水质较差,尽管不断改进制水工艺,强化消毒,仍然出现有水质不达标的情况。
    饮水安全是重大民生问题,龙马潭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去年6月,当得知特兴、长安等乡镇群众饮水出现困难时,区委、区政府马上着手开展调研,启动了与泸州市兴泸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合作谈判。期间,尽管有方方面面的困难和问题,但经过双方友好协商,本着对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达成了一致——由兴泸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先行垫支投资1000万元,新建目前为泸州城区供水的北郊水厂至特兴场镇的8公里主管道,然后,由龙马潭区水务局利用国家投资的600万余元建设改造供区特兴镇、长安乡范围内4.4万群众的支管网,供水到户。双方约定,企业先行垫支的资金由龙马潭区政府筹资解决,并在竣工或工程投入使用两年内支付本金及企业垫支产生的银行利息。
    先期工程将于协议生效后实施,2014年9月30日前完成,计划解决特兴镇、长安乡的4.4万名群众的饮水不安全问题。随后,龙马潭区将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创新合作模式,彻底解决全区剩余乡镇胡市镇、金龙乡、双加镇、石洞镇、安宁镇12万余人的饮水安全问题,真正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
    工程建成后,按照谁建谁管的原则进行管理。主管由兴泸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维护,支管网由各乡镇管理维护。考虑到群众的承受能力,兴泸水务集团有限公司按照每吨1.8元的低价趸售给供水乡镇,各乡镇按照价格部门审定的价格收取水费。
    这种合作模式,既增加了企业的供区,增加了企业的利润,同时,也解决了目前国家投资不足,农村饮水制水工艺难以达到高品质水的要求的问题,是一种双赢的合作。
 


发布者: 信息中心 李  
全国首家水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基地在成都挂牌成立 并面向全国发布课题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成都重点抓好公园水利厅
我省结束防汛应急响应
    根据金沙江堰塞湖险情变化,水利厅
金沙江干流发生山体滑坡壅塞河道(续报八)
    14日10时,堰塞湖水位较最高值下降超30米,坝前水深约25米,蓄水量约0.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