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实现扶贫对象县域内就医“零支付”

09.11.2016  20:32

 

  近日,四川省泸州市医疗扶贫提档升级,出台《泸州市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门诊医疗费用保障试行办法》,针对贫困人口提供特殊的门诊医疗保障和补助,进一步提高其门诊医疗待遇,实现贫困人口在该市行政区域内的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以及县级公立医院发生的门诊医疗费用“零支付”。结合前期已出台的《泸州市医疗扶贫实施办法》,泸州市已实现扶贫对象在县域内生病看门诊、住院个人医疗费用“零支付”。

  《泸州市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门诊医疗费用保障试行办法》主要采取“定病种、定标准、定医疗机构、定医生”的办法,全额保障扶贫对象普通门诊和慢性病门诊诊治。扶贫对象在规定的医疗机构就诊的,免收一般诊疗费、免收院内会诊费,门诊检查费和化验费给予适当减免,剩余普通门诊费用由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和医疗扶贫专项资金按比例给予支付。针对慢性病扶贫对象,采取降低“门槛”、提高待遇标准等方式,通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医疗扶贫附加保险基金和民政医疗救助基金给予支付,确保其门诊医疗费用基本“零支付”。

  《泸州市医疗扶贫实施办法》主要是实施医疗扶贫“四百工程”(即扶贫对象全民预防保健覆盖面100%,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100%,商业附加险参保率100%,应救必救救助面100%),对在县域内县级和基层医疗机构住院就诊的扶贫对象,通过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倾斜、医疗机构对医保报销后个人自付医疗费用给予部分减免、医疗扶贫附加险报销、民政医疗救助、帮扶单位救助等措施,确保扶贫对象住院个人医疗费用“零支付”。(吴成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