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大力推进民营经济发展

10.07.2014  19:26

近两年来,泸州市工商局充分发挥市民营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综合协调作用,协调市级各职能部门大力支持非公经济发展,全面落实各项优惠政策,搭建非公经济市场主体发展平台,推进全市民营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确定发展目标,力争四年翻番

2013年出台了《中共泸州市委 泸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民营经济跨越突破的实施意见》,明确泸州民营经济发展目标,到2016年底,全市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1250亿元,占GDP的60%以上,民间投资达1000亿元以上,占全社会投资的71%以上。2016年,民营经济缴纳税金达到150亿元以上,占全市财政收入的45%以上,民营企业实现利润与上缴税金速度同步增长;民营经济每年新增就业占全市就业人员增量的70%以上。

扶持政策叠加,有效释放红利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泸州市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从放宽准入条件、放宽投资领域、财税支持、要素保障等多个层面提出了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最大限度促进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从2013年起,市财政安排1000万元贴息(补助)资金用于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发展。

鼓励民间资本“非禁即入”,引导民间资金参与到市级重点项目建设中,2013年,在全市项目库中梳理出一批符合民间资金投资的建设项目62个,总投资达620亿元。

加强要素保障,解决企业后顾之忧

为有效解决民营企业土地、资金、用工等发展难题,泸州市将民营企业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统筹安排,在拟定供地计划时,充分考虑民营企业的供地规模,按规定组织土地招拍挂工作。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规定市本级涉企资金预算中60%用于民营企业发展支出;鼓励各商业银行积极争取信贷规模、优化信贷结构、输血民营经济;鼓励和支持劳动者自主创业,先后创建了5个省级、3个市级高校毕业生创业园区(孵化基地)。

扶持科技创新,提高竞争力

2013年至今,泸州获得国家、省级科技项目立项79项,资金支持3902万元,带动社会投入9.05亿元,新认定泸州国家高新技术培育企业24家,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的单位14家。出台《关于实施商标品牌战略促进我市乌蒙山片区区域扶贫开发的意见》,在知名商标认定评审中给予政策性倾斜,争取上级工商部门对乌蒙山区商标申报认定四川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的支持。目前,全市共有商标8038件,中国驰名商标23件,省著名商标5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