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请大家慢慢吃,不要挑食……”12月9日中午12时,泸州市特殊教育学校里,当热腾腾的饭菜端上桌时,教师王瑾用手语和学生交流不要挑食。
该学校创建于1992年,原来地处泸州棚户区。为改善办学条件,泸州市将特殊教育学校搬迁到寸土寸金的泸州城南新区。今年6月29日,总投资1500万元的新校建成投用,新校区比原校区大一倍多,可以容纳200名残疾学生在此学习。
泸州在推进九大民生工程中,将教育助学、医疗卫生等民生项目建在最好的地段,让群众满意、舒心。
园区建学校 孩子读书方便了
“小白兔,乖又乖,两只耳朵竖起来……”12月5日,在泸州市东升学校,幼儿教师姜晴欣正带着20多个孩子在课间做游戏。
坐落于纳溪区浙江产业园的泸州东升学校是该市首个建在园区的学校,目的是方便园区的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入学。目前,学校一半以上学生的家长都在浙江产业园区上班。
泸州市民生事业突破推进组办公室有关人员介绍,为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能够享受到均等的教育机会,纳溪区将处于园区中心地带的30亩用于产业发展的土地,调整为学校建设用地。
2013年9月,总投资4500万元的东升学校建成投用。该校属九年一贯制学校,总规模36个班,可容纳学生1600人。目前,学校招生首次超过300人,有幼儿园、小学共10个教学班。学校全免费,中午提供营养午餐。
7岁的刘扬艺熏的父母都在园区上班。刘扬艺熏的妈妈孙维说:“学校建成后,我的娃儿读书方便多了。原来到10多公里外的地方读书,转三次车,太不方便了。现在几分钟就到校,我们放心多了!”
东升学校是泸州市重要的民生工程,学校的建成,不仅让务工人员子女能够就近入学,同时也方便了纳溪区棉花坡一带村民子女读书。
学校和医院 建在城区好地段
家住城北新区的杨婆婆患有心衰和脑梗塞,需要长期住院治疗。由于以前该片区内没有大型综合性医院,杨婆婆只能到老城区的医院就医,在行动和护理上都存在很多困难。2010年7月,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城北新院一期项目投入使用,实现了众多城北市民在家门口就医的愿望,同时也缓解了老城区的就医压力。“这里的医生技术都很高,护士的护理技术和态度也很好。”杨婆婆的干女儿说。
6月29日,规划面积9166亩的泸州教科城开工。7月2日,隔江相对,总投资65亿元的西南医疗康健城破土动工。一医一教,均选在泸州城西和城北组团最好的地段……
今年,泸州市民生事业突破重点建设项目116个,总投资440.62亿元,年度计划投资82.52亿元,截至10月底已完成投资82.9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0.55%。
(孔 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