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公安机关户籍管理服务工作迈上新台阶

22.11.2013  18:02

为适应城镇化建设的步伐,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提高实有人口管理服务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泸州市公安机关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市委、市府各类改善民生的措施落实,全面推进户籍信息化管理手段建设,大力构建实有人口管理新格局,户籍管理服务工作迈上了新台阶。截止目前,全市完成农转非人口74609人,与去年农转非1.2万人相比,农转非人口达6倍多,超额完成省政府下达的38887人的任务目标,有力促进、服务、保障了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

    一、着力探索启动第四次户籍制度改革。泸州市公安局根据市委、市府的部署要求,围绕省委、省政府推进“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的部署,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按照省委政府及公安厅加快户籍制度改革的精神,起草了《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切实加强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文件,为探索户籍制度改革、加强实有人口管理献计献策。8月27日,泸州市人民政府召开第19次常务会,专题研究加强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切实加强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标志着泸州市户籍制度改革、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工作已取得实质性突破,全市基本实现了城镇入户“零门槛”。

    二、着力全面推进信息化管理手段建设。 一是 搭建身份证指纹信息采集信息系统。从启动居民身份证登记指纹信息以来,该市公安机关已制发含指纹信息的居民身份证150张,圆满完成居民身份证登记指纹信息试点工作任务。同时,按照《省厅省级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升级改造项目系统建设方案要求》,提交了《居民身份证登记指纹信息系统项目预算表》报市财政,目前已完成前期准备工作。 二是 加强人口信息系统建设。实行每月、每季度和年终人口信息数据质量考核、通报,建立常态化纠错机制,对异常数据按类别归类,督促更改。同时每月提取人口信息中的错误数据和未采集的数据项目,督促县区、派出所修正、完善人口信息数据项目,确保我市人口信息数据的准确性。

  三、着力构建实有人口管理新格局。为建成具有泸州特色的实有人口管理全覆盖综合信息平台,并与户籍人口信息、警综实有人口信息系统实现无缝结合,提请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实有人口服务管理工作》文件,成立了全市实有人口管理服务中心,落实编制人员和经费保障,开展服务管理、数据采集、统计分析等工作,并要求各县区、乡镇设立专门机构,以保证实有人口管理工作长效运行。目前,全市7个县区已完成招录人口协管员近600人,其他2个县已进入招录阶段。

四、着力规范和升级户籍窗口服务。以户籍窗口规范化建设为突破口,推进公安窗口规范化建设,创新“12345”工作法(一监督、两培训、三服务、四规范、五要求)扎实改进工作作风,完善群众监督机制,提升窗口民警办事效率。目前,全市户籍窗口已安装了治安窗口服务现场监控系统83套,电子测评服务器19台,全面落实了饮水机、茶杯、老花镜等配套服务设施,治安服务窗口规范化建设有序开展,民警的服务态度、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得以大幅提高。

2019年1月11日 第1批兽药企业GMP检查验收情况公示
1月11日 第1批兽药企业GMP检查验收情况公示 药监所
2018年12月24日 第19批兽药企业GMP检查验收情况公示
12月24日 第19批兽药企业GMP检查验收情况公药监所
2018年12月6日 第18批兽药企业GMP检查验收情况公示
12月6日 第18批兽药企业GMP检查验收情况公示药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