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小手牵大手 共同拒毒品
禁毒工作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在禁毒工作中,对毒品的预防教育也同样重要,特别是身处校园的青少年,对他们的毒品预防教育,不仅能严防青少年沾染毒品,还能通过他们影响身边的亲人,甚至挽救他们的家庭。
在泸州市叙永县摩尼镇新苗实验学校,校长李修会和她的学校通过创新和努力为校园里的孩子们筑起了一道防毒拒毒的高墙,让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并通过特色毒品预防教育,“小手牵大手,共同拒毒品”,为大山里的留守孩子们守住他们幸福的家。
一幅画的感人故事
这是在一次学校组织的“毒品预防教育手抄报、美术、书法比赛”中出现的一幅画,左边是一家三口快乐的手拉手在一起,右边是毒品这个恶魔将一个幸福的家庭推向痛苦的深渊。画出这幅画的是叙永县摩尼镇新苗实验小学四年级的一名学生,在这幅画的背后有着一个真实的故事。
这个孩子原本就有一个幸福的家,爸爸妈妈以前做水果批发生意,赚了不少钱,全家过着幸福的生活。可是爸爸经常出入各种娱乐场所,染上了毒瘾。孩子5岁的时候,就看到了爸爸注射海洛因的一幕,之后出现的种种疯狂行为深深地记在孩子的大脑里,也深深地伤害了他幼小的心灵。有一次,孩子对爸爸说:“爸爸,我不想去读书了!因为同学们都说我的爸爸是吸毒的,个个同学都不跟我玩!”为了担心儿子被人歧视,父母将孩子送到了离家很远的新苗实验学校上学。
来到新苗学校后,了解孩子情况的李修会将孩子作为重点照顾对象,她决心通过孩子来感化教育深陷毒潭的父亲。通过慈母般的关心,通过毒品预防教育、观看毒品预防教育图片展、禁毒警示教育影像、心理辅导讲座、行为习惯养成训练等,孩子在最短的时间里掌握了丰富的毒品预防知识。孩子在进入新苗实验学校四个月后一次作文中写道:“如今爸爸吸毒成瘾,虽然去强制戒毒过4次,但是还是没有戒掉。家中一贫如洗,每学期都拖欠学费。虽然老师们对我很好,但是我感到非常自卑,特别害怕听到有关‘欠费’的事情,感到对不起自己的老师。爸爸这辈子都被毒品给害了。……爸爸,如果我的学习成绩进步了,你是不是就不吸毒了?”
李修会被孩子的作文打动了,她相信作文同样能打动亲情相连的父亲,她将作文给了仍在吸毒的父亲,“老师,我和妈妈希望爸爸能戒掉毒品,我不能没有爸爸,我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帮助我的爸爸……”孩子的声音触动了父亲残存的理智和良知,不能因为自己毁了懂事、聪明、可爱的儿子,现在,孩子的爸爸正进行第5次强制戒毒,他向李修会表示:为了这个家,为了儿子,他一定痛改前非,戒掉毒瘾。
被判无期的父亲幡然悔悟
叙永县叙永镇的王某,曾经是一个英姿飒爽,风度翩翩的退伍军官,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可是在一次聚会上,染上毒品。于是毒品像一个张开血盆大口的猛兽,让他精神恍惚,烦躁不安,一步步走向罪恶的毒品深渊。于是为了筹集昂贵的毒资,他开始贩毒,然而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他最终被公安机关逮捕,判了无期徒刑,落得抛家弃老,妻离子散的下场,只留下年幼的女儿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相依为命。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奶奶了解到新苗实验学校是“毒品预防教育基地”,毅然把孙女送到学校。在填写学生信息登记表时,她的奶奶眼圈红红的。李修会敏锐地发现了这一细节,她扶着奶奶到了办公室,详细了解这个孩子的情况,李修会说她永远都记得住那个场景:孩子的奶奶死死地拉着她的手,把家庭情况一股脑全告诉了李修会,那不是简单的家庭情况,而是全部的绝望和希望,奶奶老泪纵横,痛哭失声:“这孙子是我们一家的希望,我的儿子已经废了,我不能让孙子走他爸的老路,一定要让我的孙子成人成才呀。”老人的诉说让李修会真切地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责任,她下了决心要想办法帮助这个孩子,挽救这个家庭。校务会上,她提议给孩子减免了生活费,让老师尽可能多地让孩子参加了学校开展的各种活动,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她亲自担任了孩子的心理疏导老师,抓住一切机会和孩子沟通交流,慢慢的,孩子的眼睛不再像过去那样胆怯地躲避别人的目光,开始变得自信,变得活泼开朗。
在此基础上李修会尝试着让孩子定期和她父亲通话,写信劝其改正,不论长短,贵在坚持,慢慢的,孩子和父亲的通话和写信变得频繁起来,信中孩子和父亲约定:好好表现,争取获得减刑。期末结束了,拿一份优秀的成绩单看望狱中的爸爸。女儿的转变让王某欣喜万分,当女儿如约来到狱中看望父亲时,眼泪狂流的父亲对女儿发誓:“孩子,爸爸对不起你,请相信爸爸一定会好好改造,爸爸要看到你成长中骄傲。”目前,痛悔过去的王某因表现优异由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
给予更多的关爱和照顾
李修会任校长的新苗学校是一所集幼儿园、小学、初中为一体的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自办学以来,学校针对留守儿童和家长外出务工的特殊性,将毒品预防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紧紧围绕“珍爱生命,拒绝毒品”这一主题,深入落实“学校教育学生、学生感染家长、家长影响社会”的措施,形成“小手牵大手”的模式,挽救了多个濒临破碎的家庭。
新苗实验学校有一位教师家属,家里有了点积蓄后就和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染上了毒瘾。在妻子第二个孩子出生的第五天,他因吸毒再次被公安机关强制隔离戒毒,他在外借的3000元一直无法归还,债主天天拿着借条到学校找他妻子。3000元虽然不多,但是对于这个濒临破碎的家庭来说,却无异于大数字。李修会知道后,从自己并不富裕的储蓄中拿出3000元交到他妻子的手里,并跟他的妻子建议:“等你身体康复后,带着孩子一起去看望他,让他鼓起勇气,戒断毒瘾,争取减期。”当他的妻子来到戒毒所看望他的时候,他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妻子背着两个月大的婴儿,手里牵着几岁大的儿子,满脸憔悴,疲惫不堪。这就是他吸毒的残酷现实,这位教师家属终于下定决心,积极配合戒毒所民警,最终成功戒掉毒瘾,并提前半年释放。李修会说:要让他真正远离毒品,必须解决其就业问题,她思前想后,最后下定决心把这位教师家属安排在学校后勤工作,而且将学校后勤的库房交给他管理。李修会记得很清楚,当看到他颤抖着接过库房钥匙时,也看到了他脸上深深的悔意,更看到了他重新鼓起的生活勇气。这名迷途知返者在学校工作期间,李修会时刻关注他的一举一动,常常找他谈心交心,思想上的正确引导,工作上的积极鼓励,生活上的嘘寒问暖,让他在学校工作的4年期间多次被评为学校先进工作人员,成为勤奋工作,关心家庭榜样,曾经支离破碎的家庭变成了幸福的四口之家。2011年,他离开学校自行创业,每月工资5000多元,时常都有电话专程向李修会报告他的生活和想法……
像这样的案例在李修会那里数不胜数,比如摩尼社区的李某、比如联盟村的陈某,都是在李修会的帮助下戒掉毒瘾,当上了企业老板;黄坭乡的家长王某、双沙镇的家长阎某和落卜镇的家长唐某等,他们的孩子不仅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关爱,而且在新苗实验学校得到了大量的生活费和学杂费补助,得到了比同龄孩子更多的关爱和悉心照顾。
做毒品预防教育的传播者
李修会说:因为吸毒,往往被社会歧视,其内心深处是渴望温暖,渴望其家庭子女被社会关心的。作为学校来说,从子女入手,最能让他们体会到社会的关心,增强戒毒的决心,最能让他们产生信任和认同感,打开心扉重新做人。
要做到这点,仅靠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李修会通过孩子,通过在学校成立帮扶小组,把种种毒品的危害说清说透,用李修会的话来说就是要“说到他心里去,不仅要让他迷途知返,还要让他以身说法,成为毒品预防的传播者”。在李修会的学校,每年“6·26”国际禁毒日都要与县、镇、社区街道,利用赶集时间,在县上、场镇上进行禁毒宣传,发放禁毒宣传资料,数年下来已经散发了3万多份。孩子们的家长也积极行动起来,成立禁毒志愿者协会,义务宣传禁毒知识。2013年5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领导一行到新苗实验学校开展“留守儿童毒品预防教育典型模式”项目的调研,给予了高度的评价。2014年,泸州市禁毒委开展的“禁毒一堂课”活动在新苗实验学校拍摄录制,《远离毒品,亲近美好生活》作为泸州市“禁毒一堂课”教学模式在全市中小学校展播,并作为标准化课件在全省推广获得好评。
李修会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为大山里的留守孩子们守住他们幸福的家,让孩子们远离毒品,健康成长,让一个个曾经的失足者回归,就是这个职业存在的最崇高的价值。祝愿她在铸就毒品预防教育工作这座“生命影响生命,生命关爱生命,生命成就生命”的丰碑上继续做出骄人的成绩和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