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天然气资源逐步达到极限 97%储量已被开采

09.12.2013  12:05

早在2011 年11 月,泸州市被批准列为全国第三批资源枯竭城市。今年12 月3 日,国务院印发了《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 年)》,我市被界定为衰退型,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难点地区。

泸州市曾经是省重要化工生产基地,集聚了全省四分之一的化工生产企业,同时,也是我国天然气化工的发源地,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经过多年开发利用,我市天然气资源逐渐枯竭,天然气化工及关联产业也受影响。

天然气储量97%已开采

记者从泸州市发改委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办公室获悉,上世纪50年代,我市就开始了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和利用,采气量一度占全省供气量的一半以上,云贵川的大化肥企业和民用生活用气都主要依靠我市供给。全省四分之一的化工生产企业,如泸天化等一大批知名化工企业均集聚我市,天然气化工及关联产业产值曾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 70%以上。

天然气资源采一点,少一点。经过多年开采 ,截至2012 年,累计采气591 亿立方米。我市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约为608亿立方米,达到了可采储量的97%。目前,我市每年天然气年产量在5亿立方米左右,按照这个开采速度我市天然气资源将逐步达到极限。

2020 年建成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城市

据泸州市发改委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办公室有关人员介绍,今年7月,省政府审议通过并颁布了《泸州市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规划》和《支持泸州市推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意见》。当前,我市天然气化工转型发展主要是调整原料结构,变气头为煤头,同时调整产品结构,发展精细化工。

据介绍,泸州市作为资源枯竭城市,获得了国家政策、资金上的大力扶持,2011年至 2013年期间我市获得国家转移支付资金8.9 亿元,主要用于产业转型和项目建设。下一步,我市将围绕“增加就业、消除贫困、改善人居条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维护社会稳定”等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五大基本目标,实现由资源型工业城市向区域中心城市的转变。计划到2015年,转型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基本摆脱经济增长对天然气资源的依赖,建立比较完善的接续替代产业体系,资源枯竭带来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得到基本解决,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计划到2020年,实现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发展,基本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成为全国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示范城市。(泸州新闻网 记者 刘昌灵)

相关报道:

资源衰退型城市探寻新路:泸州气紧不窘 华蓥煤尽不慌

加强请示报告工作保证全党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
  ——中央办公厅负责人就《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住房与城乡建设厅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
  新华社北京2月28日电 3月1日出版的第5期《住房与城乡建设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