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古蔺林业 绿色辉煌到致富乐章

26.06.2014  19:27

   四川在线消息(张涛) 6月5至7日,古蔺县林业工作接受国家林业局检查获好评。

  根据国家林业局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检查评分的要求,对古蔺县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工作考核为优秀。这是对古蔺县林业工作的肯定。

  近年来,古蔺县把林业作为立县之基、活县之本,有效保护发展了林业资源。

  仅2013年,古蔺县林业工作先后获得“四川省森林资源保护先进集体”、“四川省森林防火先进集体”、“四川省林业工作先进集体”等光荣称号,古蔺县笋子山林场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国家级示范林场,林业为古蔺县生态安全、农民增收、社会和谐做出贡献。

   重投入、建队伍,夯实管理基础

  古蔺县是国定贫困县,也是劳务输出大县,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近20万人,农村 “空心化”趋势严重,要管好全县230多万亩森林资源,必须要有一支强有力的管理管护队伍。

  对此,古蔺县以“管人就是管林”思路,县财政买单兜底,“四大员”护林,森林管护工作全覆盖。

  “管护员”,建立村社集体林专职管护队伍。2011年天保二期工程实施,国家对森林管护投资形式进行了重大调整,将原有集中使用的森林管护费,以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形式直接补偿给林农,由林权人自行管护公益林。

  政策调整后,部分公益林出现了无人管护或管护不力的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2011年10月,古蔺县决定在天保二期工程期间,由县财政落实专项资金,每年按1.5元/亩标准,解决集体公益林管护经费330万元,继续巩固天保一期已经建立健全的“县、乡、村”三级森林管护网络,确保“山有人护、林有人管、责有人担”。2011-2013年,县财政共落实集体林管护经费996万元,落实常年性村社集体林专职管护队伍,并先后制定、完善了《村社集体林专职管护人员聘用、培训和持证上岗制度》、《值班考勤制度》、《巡山护林制度》、《公益林管护重大问题报告制度》、《村社集体林专职管护人员考核办法、评分标准和奖惩方案》等8个管理制度。并组织管护人员开展天保工程政策法规、管理办法、技术标准、森林防火实战演习,GPS、森林资源地理信息系统操作等专项培训,不断提升管护队伍政策、实战和信息化水平,适应新形式下的管护工作。

  “消防员”,建立专业森林消防队伍。2007年,古蔺县成立县级专业森林消防队,实行准军事化管理,专事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在全县26个乡镇和2个国有林业单位成立28支、280人的扑火尖刀班队伍,县财政为扑火尖刀班队员购买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按月给予定额补助,解决火警出勤、待命补助。

  “安保员”,建立森林公安队伍。古蔺县2010年在全市率先成立森林公安分局,解决编制并落实森林公安民警18名,严打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

  “卫生员”,建立森林病虫害检疫防治队伍。2011年,古蔺县在全市率先成立“古蔺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

   重创新、建制度,确保生态安全

  创新是新时期林业工作的源动力。古蔺县在严格贯彻国家林业方针的政策的同时,不断创新管理措施、完善管理制度,用改革统领林业工作。

  针对古蔺县地处赤水河干热河谷地带、山大坡陡、地形复杂、火险较高的实际,将森林防火作为森林资源保护的重中之重。建立网格化管理机制,打破乡镇、村组行政界线,建立以林块、联防区为单元的森林防火体系,将森林划分为100亩以下、100-200亩、201-500亩、500亩以上四个等级,发生森林火灾后实行四级响应,五梯队分级指挥扑救,实现小火自救、大火互帮、区域联防、网格管理。推行森林防火风险保障机制,乡镇每年按林地面积交纳5000-20000元的森林防火风险保证金,年终经考核对火灾损失率超标的扣发风险保证金、合格的县财政双倍返还。建立联防联动机制,相邻乡镇每年召开联防联席会,人员、物资等支援联动。

  古蔺县严格林木采伐审批,强化采伐林木监管工作,建立林地审批联席会商制度,强化征占用林地前置审批力度,对重点工程项目,提前介入开展征占用林地估算、控制,切实做到少占或不占林地,占用林地必须按规定审批,森林资源齐抓共管。

  以“国家级中心测报点”为主体,古蔺县完善完成县、乡、林场各级负责的监测网点建设工作,建立了森林病虫害防治物资库,开展以预防松材线虫病、防治大柏毛虫病为主的防治工作,林业有害生物得到有效控制,病虫害成灾率为零。

  由森林公安归口管理林业行政执法力量,形成以森林公安为主体,林业行政综合执法大队、林政资源管理队伍相互配合、联合执法的“三位一体”综合执法格局,开展“亮剑”等专项行动,从重、从快打击各类森林违法犯罪行为。

   重产业、建基地,发展民生林业

  随着黄荆旅游旺季的到来,“中国西部第一营”——“黄荆老林汽车露营地”于近日开门营业。

  自去年开营以来,颇受游客的青睐。也是古蔺县开发林业资源的典范。

  去年,黄荆林区农民依靠种买中药材、森林食品、提供旅游服务等收入超过2000万元,人均收入5000余元。“古蔺县亚热带珍稀植物园”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专家的指导下,完成了前期规划,整个植物园分为“一园两区”,其中“兰花园区”位于县城西区,占地面积为300亩,“原生植物保护区”位于黄荆原始森林腹地,占地面积在2600亩,计划10年内建成。植物园建成后,对打造旅游品牌、提升古蔺县形象、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古蔺县借助林业重点工程平台,“消灭”荒山,改善城乡生态,依托实施天保二期、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等重点林业工程,以“一带、两区、三库、四路”(古蔺城镇发展带,黄荆和太平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石梁子水库、朝门水库、龙爪河水库,蔺郎路、蔺荆路、叙大铁路、古叙高速路)为重点,完成荒山造林和封山育林18.5万亩,森林抚育12万亩,低产林改造21万亩,每年义务植树超150万株。

  按照“一套班子、一项政策、一本规划、一个主体”的管理模式,确定了“林木干果、生态旅游、硬木质原料、地道中药材”四个产业重点,并强力推进。去年,古蔺县新建以核桃为主的林木干果基地3.5万亩。大力提升以核桃为主的产业基地科技水平,采用校企合作模式,与四川农大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购买川农培育的省定良种“川早二号”的知识产权,聘请四川核桃资深教授肖千文为核桃产业发展首席专家,彻底改变了主导产业发展无技术核心人物的局面。

  至2013年,全县建成了以松、杉、柏为主的原料林基地50万亩,以三木药材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基地10万亩,以甜橙、脆红李、核桃为主的经果林基地10万亩,建成林业专业合作社19个,入社农户2.5万人,惠及全县60万农民。

  从2007年9月以来,为落实农民对森林资源的收益权、处分权,全县共明晰产权213.5万亩,确权户数171874户,完成林地登记23.4万宗;完善了林改配套改革,规范林权交易中心管理,完善森林保险制度,通过确权颁证,农民林业生产热情空前高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