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古蔺:密切联系群众 奏响民生最强音

06.03.2014  11:52

(杨楚群) 一条条电线拉起来,一道道公路通起来,一幢幢新居立起来……近年来,古蔺将财政支出的60%用于改善民生,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经济社会发展连翻新篇章,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未来几年,古蔺县继续坚持走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保基本、兜底线、增投入,从群众身边事做起,统筹规划和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紧紧围绕为城乡群众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目标,重民生、保民利、增民惠。四大民生基础改善,建设和谐家园

  古蔺县把执政为民作为一切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真倾听群众的声音,实施四大民生基础改善行动,为群众建造优良生产生活环境。

  说起交通变化,73岁的古蔺县水口镇天富村九组村民万大体感慨:“以前从水口镇坐车到县城,要六七个小时,现在已经可以跑来回了。

  为了让群众切切实实感到交通带来的便利,古蔺县实施交通便民行动,解决“出行难”。蔺郎路、S309线县城至石碑坳段、龙观路正在改造,古茅一级路正在筹备,叙古高速、叙大铁路、古赤路等一批骨干路线建设现场热火朝天,二郎、太平及城区高速路连接线先后开工建设,一道道乡村公路向群众的身边延伸。

  2013年夏旱,石屏乡依靠“千池百凼”工程,兴建两座供水站、一座提灌站、多个蓄水池,建成水窖700余口,1.5万余名常旱群众没有出现一例人畜饮水困难。

  为解决水利这个长期困扰古蔺县的大难题,古蔺县实施水利利民行动,解决“闹水荒”。先后花大手笔对病险水库进行整治,加快建设观文水库、朝门水库、水落河防洪治理工程,开工建设石梁子水库、枫溪河防洪治理项目。对乡镇供水站进行升级改造,建设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努力解决7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

  “现在电压稳定了,基本上不停电了。”家住古蔺镇香山村五组的罗厚平对农网改造带来的实惠赞不绝口。

  随着古蔺县农村电力需求越来越大,古蔺县实施电力惠民行动,解决“用电难”。继续进行农电体制改革,启动二郎110KV、石宝35KV输变电工程建设,确保金星35KV输变电工程建成并投入运行,改造农村电网630公里。

  古蔺县坚持民生优先,大力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实施住房安民行动,解决“住房难”。今年起,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800套,同步改造农村D级危房。建设黄泥磅、天宝峰等安置还房点和石屏乡保障性住房,确保建设完成廉租住房和安置还房点。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幸福乐园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水平是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具体体现。古蔺着眼于群众需求,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快构建覆盖城乡、持续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

  要实现持续辉煌,教育是关键。古蔺以“重民生、强质量、夯基础、促均衡”为重点,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解决“上学难”。先后建设一批高品质学校和区域性中心学校,引领辐射周边学校,全域规划、统筹实施教育基础建设,逐步解决学生就学难和优质师资不稳定问题,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今年秋季,北师大古蔺实验学校小学部有望实现招生,越来越多的孩子将享受到优秀的教育资源。皇华小学、观文中学、桂花小学等7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和古蔺镇第四幼儿园,马嘶、椒园等5个乡镇中心幼儿园正在建设,为教师建成180套教师周转房。

  “原来来就医的病人还不如医生多。大病小病都拖着,现在一些小手术我们乡镇上就可以做,老百姓得到的实惠更多了。”古蔺县白泥乡卫生院院长蔺正猛说。

  古蔺县着力从软件、硬件上下功夫,改善医疗环境,逐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解决“看病难”。分步实施,完善县、乡、村三级诊疗体系。做精、做优中心卫生院,开工建设人民医院门急诊大楼,建设龙山矿山急救中心、黄荆景区急救中心,建设县人民医院远程医学影像阅片中心,在4所乡镇卫生院建立远程医学影像工作站。

  同时,加快建设众文化和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古蔺县着力推进扶贫攻坚,牢牢把握乌蒙山连片扶贫开发机遇,采取基础扶贫、产业扶贫、新村扶贫等措施,加大对贫困边远地区、民族村寨的扶持力度。

  古蔺县紧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大力开展就业、技能培训,统筹做好失地农民、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同时,提升保障水平,力争社保覆盖率提高到95%以上,城乡居民参保参合率达98%以上。严格执行低保评定和保障标准,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和依法参保监督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