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百姓享“红利”

22.12.2014  13:00

   四川在线泸州频道消息(记者 王燕) 昨日,记者从泸州市质监局了解到,为了迎接全国质量强市的现场验收,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成为全市上下共同的目标。全市以“质量”作为经济社会建设的核心,并建立了一系列保障机制。

   全省范围率先质量综合分析机制

  2014年,根据国务院《质量工作考核办法》,泸州市在全省率先将质量绩效考核细化为20项定量指标、17项定性指标和2项一票否决指标,强化质量工作责任。

  质量综合分析机制——泸州市长期坚持质量分析报告制度,在全省率先将产品、工程、服务、环境四大质量进行综合分析,由市质量强市办公室发布全市综合质量状况分析报告。质监、工商、食药、住建、环保等部门按季定期发布行业、领域专项分析报告,提出风险评估、预警、应急处理机制等建议,为党委政府工作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质量强市,为泸州增加城市名片

   全市范围开启 质量工作“创新式

  据悉,泸州市将“创新驱动”作为推动质量发展的“金钥匙”,以创新应对新形势、解决新问题、实现新成效。

  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建成投运国家酒类及加工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正在筹建国家酒类包装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泸州是西部地级市中唯一拥有2个国家级检验检测中心的城市。此外,全市还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1个、“国家级”计量检测中心1个、省级检验检测中心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博士后工作站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4家。

建立酒检中心,为白酒质量把关

  创新质量安全监管。在建筑工程、公共汽车、长途汽车、重点电梯等领域建立动态监控系统,实行24小时智能监管。在全省率先将公交车输气装置和防爆燃装置纳入强制检测范围,并建成车载CNG气瓶电子监管物联网系统,正在建设电梯物联网信息监控系统。全市工业产品、食品、主要农产品抽查合格率均为96%以上,交通、水利、工程建设无重特大质量和施工安全事故,一次性验收合格率均为100%;自主研发的“泸州市预拌混泥土和砂浆质量动态监控系统”获住建部建设行业科技成果奖。

严把建筑工地质量安全

   为百姓谋“红利” 继续推行“先行赔付

  据悉,泸州市在科维商场、西南商贸城、酒业集中发展区等重要商品批发地和产品集中生产地,试点推行质量“先行赔付”机制。两年来,试点效果非常明显,一方面促进了商家质量自律意识的形成,另一方面让市民买得更加安心、放心。

在西南商贸城推行消费者“先行赔付”制

  泸州市质监局质监科科长曾涛告诉记者:“在西南商贸城,入驻的商户每年定期的缴了一定的质量保证金,消费者如果买到假冒伪劣的东西,经过商场管理人员,包括工商、质监现在很简易地认可,商场就先把这份钱赔付给消费者,那么剩下的事情就由商场向生产厂家进行索赔。

  以西南商贸城为例,其服装、建材、家具等7个行业共6800户商家,出资设立先行赔付基金3400万元,仅2013年调解成功24例,赔付金额2.6万元,有效维护了群众权益。

  曾涛表示,按照泸州市质量强市工作安排部署,接下来泸州市还将在汇通、摩尔等超市逐步推行质量“先行赔付”机制,让更多的市民享受到质量强市带来的普惠“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