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以信息化为抓手破解群众“看病难”问题
对于大多数泸州市民来说,以前“看病难”主要体现在门诊就医难,医疗资源利用率低。而近日记者在泸州市中医院门诊部看到,排队挂号的长龙不见了踪影。自从医院新近推出的“预约挂号”服务,越来越多的患者用电话轻松实现预约挂号。患者刘晓兰说:“(同期声一)以前来看病最多的时候要三个多小时,自从实行预约挂号后,大大缩短时间。”
提供“预约挂号”服务还只是泸州市中医医院实施信息化建设、践行惠民便民宗旨的第一步。患者刘晓兰挂了号后直奔二楼就诊,她还没递上挂号单,接诊的医生就已经叫出了她的名字,这让刘晓兰有些意外。原来,接诊医生电脑里安装了新的信息系统。泸州市中医医院心脑血管科主任刘刚:“(同期声二)病人挂了号以后,我们这里马上就有反应,我们知晓有几个人挂号,这个工作怎么安排,病人的前后顺序、谁先谁后一目了然。”
记者了解到,这套协助门诊医生完成日常医疗工作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名为“门诊医生工作站”,缩短了病人的就诊时间,同时也让就诊费用更加公开透明。泸州市中医医院心脑血管科主任刘刚:“(同期声三)现在开处方这个药多少钱一目了然,马上就出来了,这往往是病人比较关心的问题。”
因为系统实现了全院区域联网,患者检查、检验、化验的结果,都可以在最短时间一对一地及时传递到主治医生的电脑中。如果患者需要入院进行治疗,门诊主治医生的诊断病历通过鼠标一点同样可以传送到住院部医生的电脑中。泸州市中医医院住院部医生陈爽:“(同期声四)对于住院部医生来说,从系统里可以调取患者的一些诊疗信息,把医生从大量的手写工作中解放出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为患者诊断、治疗以及沟通上,这样从真正意义上把时间还给了医生,把医生还给了病人。”
记者在泸州市卫生局了解到,目前,泸州市主城区的市属医院已经全面开通“门诊医生工作站”医疗服务系统,部分区县目前已经在建或者准备开建该系统。
四川台记者戴林报道
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四川广播电台新闻频率: FM : 98.1 , FM : 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