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主动有为 “一二三”措施强力支撑经济增长

11.08.2014  02:52

泸州:主动有为形成“强支撑

    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自我加压调高投资等目标,并通过稳产业、稳投资实现稳增长——

    8月1日,泸州市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上半年泸州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1.2%,增速居全省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8%,增速居全省第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速居全省第三。

    增速“一二三”的背后,泸州支撑经济增长的措施也有个“一二三”:其一,稳产业;其二,稳投资;其三,改革创新。

    练内功促转型,培育新兴产业,以产业突破稳增长

    宏观经济下行的强大压力,对于传统产业比重颇大的泸州来说,从去年起就明显感受到了。“东部企业的困境会迅速传导到泸州,主动应对迫在眉睫。”泸州市委书记蒋辅义作此判断。

    泸州市委、市政府把今年定为“产业突破年”,从年初就出台一系列政策,并实行任务分解,倒排完成时间;年中,一系列配套措施跟进。一方面,做强做优传统支柱产业,在保持酒业领先发展、率先发展的同时,加快推动机械、能源、化工产业转型;另一方面,下更大力气培育现代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尽快形成新的支柱产业和竞争力。

    成自泸赤高速公路过自贡后,隔几公里就可以见到“泸小二”、“歪嘴郎”等大众价位的酒广告,泸州老窖和郎酒开发的这些“腰部”产品,抢占中低价位市场的效果明显。去年以来,占泸州工业比重近7成的白酒产业遇到调整期。泸州积极应对:调整产品结构,坚持走纯粮酿造的品质之路,以“民酒”、“放心酒”和大量的“小酒”稳住市场。

    泸州鑫霸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主攻中低价位市场的“小巨人”酒企。这样的“小巨人”酒企,在泸州还有33家。上半年,全市酒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2%,比全市工业增加值增速高3.4个百分点,贡献明显。

    在酒产业发展中,泸州加大开放合作力度。3月23日,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会展中心广场,宾朋云集,名酒汇聚,2014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成功举办,实现成交额128.2亿元。随后,泸州市牵手中国酒协,将中国国际酒业博览会永久落户泸州。与强者过招,与全球对话,泸州酒业的视线不再局限于中国白酒金三角。

    为改变酒业一业独大,泸州实施一揽子培育行动,新兴产业正高点起步。今年,泸州启动规划面积21.3平方公里的泸州医药产业园建设项目,恒康集团等大企业已签约入驻。对接省上提出的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在页岩气产业方面,泸州市与西南油气田合作,新成立的公司即将落户泸州高新区;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泸州成为全省除成都外唯一一个获批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加快推动新能源整车电机、电池、电控等关键零部件和汽车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我们正在谈机器人项目和基因测序项目。这两个项目一旦谈成,将为泸州发展提供强大的后劲支撑。”泸州市经信委负责人透露。

    自我加压,调高投资目标,以项目促增长

    谈到两次调高今年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任务,泸州市发展改革委负责人说,自我加压,泸州稳投资促进了稳增长。

    2013年,泸州固定资产投资目标为866亿元。当年底,泸州市发展改革委在谋划2014年目标任务时,将目标建议为1030亿元。年初市两会代表、委员审议时,这个目标再次被调高:市上提出要确保全年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40亿元,比2013年增长31.6%。

    跳起摸高,需要实实在在的项目支撑。

    泸州实行项目谋划创意储备制,一批项目不断催生。总投资7亿元的中海金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15万吨/年润滑油加氢项目就是“创意”而成。中海沥青自落户泸州后,2012年底即成为泸州第三大纳税大户。市长刘强提出“再造一个中海沥青”的构想。泸州市经信委与企业沟通,共同谋划发展蓝图,促进项目落地。

    在此思路的影响下,总投资12亿元的航天泸州工业园项目等一批项目落地,全面进入建设阶段。

    在项目推进中,泸州突出工业项目能落地、快落地、落好地,通过流动现场会督查,现场解决企业(项目)面临的问题。从7月14日开始,蒋辅义带队,集中3天半的时间召开全市工业经济流动现场会,专门察看工业项目推进情况。现场会不听汇报、不看简报、只看现场。“现场会的召开,既是对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一次集中检阅,也是对各区县和市级相关部门又一次无声的催促——发展速度还要加快、发展质量还要更优。”刘强说,年底还将再开一次流动现场会,并将其作为对区县考核的一个重要依据。

    上半年,泸州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55.4亿元,同比增长37%,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4个百分点。

    以改革激发新活力,以创新驱动增添新动力

    6月24日,泸州市委七届八次全会通过泸州市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确定13个大项、44个小项改革重点。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方面,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由225项精简为59项;在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方面,先后成立泸州市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公司、泸州市工业投资集团公司、泸州市交通投资有限公司。“过去,专家要建立一个实验室,常常受资金制约。”泸州市经信委负责人介绍,泸州改革投融资体制后,用市场化手段建立平台,无偿提供给专家使用,以此吸引专家在泸州搞研发,并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吸引来的专家,包括201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获得者王华明,泸州正为其搭建激光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建设实验室平台,并期望藉此带动全市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眼下,泸州市正在对接的,还有一大批国际知名专家。

    为推动产业转型发展,泸州对全市9大园区重新进行规划调整,新设立泸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加速汇聚创新资源和产业要素。上半年,泸州高新区实现工业总产值220.9亿元,同比增长25.8%。

    7月30日,新规划的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挂牌成立,总规划面积196平方公里,将形成“一区五园”的布局结构,计划到2020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00亿元,泸州港货物吞吐量达6000万吨。 (记者 孔芒 庞山岚)

    原标题: 泸州:主动有为形成“强支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