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丹林:现代农业让沉睡的土地“流金淌银”

31.07.2014  23:13

   四川在线消息(周超文 曹林 达庆波) 七月的泸州市江阳区丹林镇梨花村,漫山遍野一派葱茏,行走在梨花村乡野田间,放眼望去,那尽收眼底的万亩良田,一片连着一片。项目区的群众个个眉开眼笑:“现代农业建设项目不仅唤醒了沉睡的土地,增强了农田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由于完善的基础设施,还引来了农业生态公司进驻,带领我们踏上了稳定的增收之路。”说起现在的好日子,江阳区丹林镇梨花村五组村民赵兴明就赞不绝口。

现代农业项目夯实农田设施

   土地改造 唤起农民种田热情

  7月26日,笔者走进江阳区丹林镇梨花村的现代农业项目区,只见田野沟渠相连,道路四通八达,水稻、果蔬长势葱郁,尽管历经了6月3日的一场特大暴雨,但项目区的深沟水冲田的水稻和田埂不再象往年面目全非,田埂没冲毁一段,水稻没冲塌一块。“若是往年遇到这样的大水,这些水冲田少说要淹没两天后水才能流完,而今年却只有两个来小时就恢复原状。”看到实施现代农业综合开发治理项目后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好处,丹林镇党委书记刘勇脸上也溢满喜悦。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是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一大障碍。而这也恰恰是中央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带动地方进行以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基础生产条件为主要内容的项目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广大农民来说,如同于天降甘霖。

  2013年8月,丹林镇针对梨花村地处山坡正沟水冲地的地形地貌以及中低产田多,灌溉土渠不畅、狭窄的田埂和田间土路不适合农机运行导致粮食低产的现状,在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的支持下,启动了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和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的面积达5500亩区域的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建设项目。项目实施过程中,丹林镇围绕土地治理,按照灌区、流域和相对集中连片的耕地统一规划,全面实行项目建设集中连片、板块推进、规模治理。同时做到建设项目与生产项目结合,长远计划和短期规划兼顾。经过半年的努力,项目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根本改善,输水管道更加密集,路林管网更加完善,科技培训也更加有效。

  据悉,丹林镇梨花村现代农业项目建设共完成田型调整 5500亩,耕地平整27.5万平方米,砌筑地埂44公里,培肥地力 5500亩,实际完成5500亩,新建排灌渠8公里,新建输水管道8公里,改建提灌站3座,新建提灌站1座,新建囤水田 530立方米,新建1米宽生产便道46公里,新建1.5米宽生产便道25公里,基本实现了“田成方、渠成网、沟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农业生产格局,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全面提高,重新唤起了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今年项目区就没有出现一块田地撂荒。

   流转土地 让农民踏上增收之路

  “现在我们虽是农民,别看我50多岁了,但我还是领取月薪制的‘产业工人’呢。” 7月25日,正在给葡萄浇水的江阳区丹林镇梨花村村民蒲修文高兴地对笔者说。自今年1月以来,丹林镇梨花村村民蒲修文做梦都没有想过,50开外的他居然会成为拿月薪的“产业工人”。同时,他把自己的3亩地租用给落户村里的泸州梨花园生态农业公司,每亩地还不流一颗汗水就坐收500斤谷子。

  田成方、渠成网、沟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的现代农业生产格局的形成和良好的基础设施,梨花村农业生产面貌焕然一新。为了让农民从中吃上“现代农业饭”,让土地效益得到最大化发挥,今年1月,丹林镇梨花村党支部积极创新增收模式,先期把项目核心区300亩土地以流转的方式租用给来自辽宁的一业主,建起了“泸州梨花园生态农业公司”,发展葡萄、桃子、李子、草莓等果蔬产业,变一家一户的单打独斗经营土地为公司化经营。同时,泸州梨花园生态农业公司又返聘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了农民劳动力价值成本化、价格化,在实现农民增收同时,其身份也逐步转变为农业“产业工人”。

  “在梨花村,目前我的一期300亩基地返聘的农民就有50多人,其中长年领取月薪的固定工人就有12人。村民在帮我打理地头特色水果和特色养殖中,每月每人还有1200—2500元的工资收入。” 泸州梨花园生态农业公司负责人许世春说,这种生产组织形式既延伸了农业产业链,让农民变身为“产业工人”后腰包更鼓,也让我在参与过程中有了更可观的投资回报。

  据悉,仅今年1—6月,泸州梨花园生态农业公司支付“产业工人”们的工资就达30万元。而梨花村农民1—6月人均纯收入达到5256元,同比净增534元,比全镇平均水平高18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