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与毒品争夺生命的人

07.12.2015  13:15

泸州市开展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在全省处于领先位置,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全市144个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和246名基层禁毒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和付出。为了使这一特殊群体戒断毒瘾,回归社会,基层禁毒工作者们投入了全部心血,用爱心、耐心还有真心帮助他们。

 

 

—— 基层禁毒工作者扫描

 

                                              “ 不能让刘大姐失望”  

  “吸毒者往往心理脆弱,自卑,害怕面对社会及周围人的异样眼光,不愿意主动到社区戒毒康复中心报到、不履行戒毒协议,甚至有些吸毒者家属也不理解,不配合,认为丢面子,这也是社区戒毒工作一开始面临的最大难题。”今年已58岁的刘书琼说起禁毒便来了精神,她是泸县玉蟾街道清溪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同时也是社区戒毒康复中心专职工作人员。她说,她刚开始这项工作时,没有一个人主动来报到,他们在哪里?在干什么?联系电话是多少?一无所知,她便一家一家去走访去找人。记不清有多少日子了,在她的印象中,最难的还不是吃苦受累,而是当她来到吸毒者家时,吸毒人员躲着不见面,家属不理解,不配合,她不知吃了多少闭门羹,但她并不气馁而且坚持了下来,入户走访见不着面的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的就三次,她记忆中最多的一次是整整八次。对于不理解的,她耐心地向家属宣传社区戒毒的目的和好处,用无数的实际例子来劝说吸毒者主动报到接受戒毒帮助。一次、两次、三次、她的不懈努力和真情付出感动了那些不理解她的人,让他们知道“刘支书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他们好,是真心想帮助他们”。慢慢地,那些吸毒者主动来社区报到和接受尿检了。

为了让更多的吸毒人员接受帮助,刘书琼采取提前介入的方式,与公安民警一起到强制隔离戒毒所看望戒毒人员,她的话很朴实却让戒毒人员从心底感到一股暖意:“出来以后,你们一定要到社区戒毒康复中心报到,有什么困难,我尽自己的能力想办法为你们解决,刘大姐等着你们!”。社区康复人员陈某、李某强戒出所后一起来到了玉蟾街道社区戒毒康复中心,有着近二十年毒龄的陈某已记不清这是他第几次被强戒了,反复的戒毒经历让他变得麻木和厌世。李某户籍在攀枝花,但长住泸县,年过五旬的他从强戒所出来后身无分文,居无定所。看到陈、李二人的情况,刘书琼跟他们说“生活困难,刘大姐会想办法为你们协调解决,但你们两个要保证必须认认真真,规规矩矩的接受社区康复,彻底戒断毒瘾”。随后,刘书琼几番辗转找到相关部门,最终帮助陈某解决了低保,为李某争取到了800元钱的困难补助金。为了李某能有落脚之地,刘书琼不顾家人的反对和不理解,将一间自家老屋以超低价租给了他,并送去大米和日用品。谈起刘书琼,陈、李二人感动的说“连家人都不管我们了,可是刘大姐却没有抛弃我们,将心比心,不好好戒毒,咋个对得起刘大姐呀,我们保证会戒掉毒瘾,绝不让刘大姐失望。”目前,李某、陈某正在刘书琼的帮助下,严格遵守戒毒康复协议,按时接受尿检,迎接他们的将是崭新的明天。

  “刘大姐,我又吸上了”刘大姐接到这个电话的时间是深夜1点钟了。直觉告诉她,小娜出事了。果然,电话一接通后,就听到小娜大声哭喊道:“刘大姐,我今天吸了一口海洛因,我完蛋了,我对不起我的新家,我已经买好了车票,出去自生自灭了!”听了这话,刘大姐大吃一惊。只有23岁的小娜,解教之后,为了彻底断绝与以前粉友的联系,没有再回市区,而是回到了阔别多年的老家,找了一份旅游酒店的工作,并和一个踏实的小伙子结婚。每月的电话联系中,刘大姐能够感觉出小娜生活的安逸和满足。

此次的突发事件让刘大姐对她的现状非常担心,万一再来第二口那一切都前功尽弃、万一自暴自弃选择自杀、万一……在与小娜的通话的40我分钟中,刘大姐竭尽所能地劝慰她:“这次的一口,主要是酒喝多的原因,下次自己注意,不要喝酒、不要在喝酒后到一些娱乐场所、事情已经发生了,你的痛苦与哭泣已经表明了你对毒品最好的态度…….”挂完电话后,刘大姐还是非常不放心,立马拔通了小娜丈夫的电话,与其共同商讨如何帮助小娜走出此次的困境。之后,刘大姐再一次拨通了小娜的电话,这一次一聊就是近2个小时,“不要因为一口,就对自己失去信心”“不要因为这一晚,就对前途失去信心”“不要因为这一口,就否定自己”“此次的一口,也是对你的一种考验”“戒毒路上,大姐永远与你在一起”……刘大姐用慈母般的爱抚慰着小娜那痛苦的心,直到小娜的情绪渐渐平复,并且保证自己不会做傻事,也不会再去碰那第二口,刘大姐这才放下那已经发烫的手机。第二天清晨,直到确定了小娜已经退了车票,表态为了现在的幸福生活一定与毒品绝缘后,刘大姐的心才彻底放了下来,她对不停感谢自己的小娜说:“谢什么呀,我就是你的亲大姐。”亲切而质朴的话语中透出的是一个基层禁毒工作者的良知和责任,是默默的付出与奉献。

 

禁毒工作中,要有效管控吸毒人员,促使吸毒人员戒除毒瘾、根治心瘾,必然少不了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人员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辛劳付出。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合江镇义园街社区康复人员林某自小在充满溺爱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十几岁就染上毒瘾,7进7出戒毒所,因为吸毒耗尽了所有的家产,为此父子间长期吵架、打架甚至断绝了父子关系。去年刑满回家且无经济来源的林某生活十分困难,社区禁毒工作人员了解此事后,在短时间内帮助他申请了困难补助,协助他办理了城镇低保,使林某渡过了最困难的阶段。为了养家糊口,林某四处寻找工作,由于有着不堪回首的过往加上没有一技之长,没有人愿意聘用他,林某再次陷入困境。此时,社区主任何念主动将林某作为结对帮扶对象,一有空就以兄长的身份与其交心谈心,让林某感受到了吸毒后从未有过的温暖。“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何念的鼓励下,林某参加了社区举办的创业技能培训班,学习掌握了电工、焊工等相关技能。为促使林某尽快融入社会,何念开始四处为其寻找工作,但是用工单位一听说林某曾经的吸毒史后,都连连摆手不敢雇用。为不让林某丧失信心,何念没有向他提起遭拒绝的事,继续默默地四处奔走。功夫不负有心人,泸州一建筑公司被何念主任的敬业精神和真心付出所感动,将林某录用。直到现在,林某仍然在这家公司工作,表现良好,家庭的隔阂也慢慢得以消除,父亲重新给他送上了温暖的怀抱。

今年47岁的潘华军(化名),个子不高,穿着一身某建材厂的工作服。他原先的工作是开车和修车,后来认识了社会上的帮人,一起鬼混的时候图着新奇,不知不觉他吸上了毒。一经吸食便丢不下下了,半年不到成为一个瘾君子,需求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只能以贩养吸,最终锒铛入狱,刑满回来,招聘的单位知道他的经历后躲都还来不及,那里还敢用他。年龄大了,又无一技之长,生活无着走投无路的他几乎到了绝望的境地,就在这个时候,社区的何主任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奔波了差不多一个月为他找到了一份某建材厂开车的工作,不仅让他彻底告别了毒品,还在前年组成了一个新的家庭。

 

因为吸毒,绝大多数吸毒人员经济困难,没有正当职业,在帮助他们戒除毒瘾的同时,社区戒毒康复中心还竭力帮助他们就业,解决经济困难,使其真正回归社会。

 

                                                  关心、爱心、耐心

家住江阳区蓝田街道的黄某是一名七岁孩子的母亲,2008年在朋友的鼓动诱惑下开始吸毒,在家自戒多次均以失败告终。2011年,黄某被公安机关责令社区戒毒,在社区戒毒康复中心报到以后,黄某的表现非常不稳定,不能很好的履行戒毒协议,不愿意与工作人员交流沟通,戒毒情况出现反复。经过戒毒中心工作人员对她进行耐心的心理疏导后,黄某说出了她内心的真实想法:由于在家多次无法戒断毒瘾,感到愧对家人,特别对不起孩子。虽然下定决心戒毒,可一旦出现效果不明显时,就会失去信心;此外,她还对社区戒毒缺乏正确的认识,有着莫名的恐惧感和不信任感。为了能消除黄某的心理障碍,社区戒毒工作小组针对她的实际情况专门制定了一套帮教方案。工作人员多次上门与她进行交流,像朋友一样与她交心谈心,逐渐取得她的信任。为了让黄某能够融入社会,慢慢地找寻自己的社会价值,社区戒毒工作人员有意识地安排其参加社区组织的义务劳动,让她多和不同的人沟通交流,学会合理吐露心中的不快,培养愉悦的心情,进而增强戒掉毒瘾的信心。在节日的时候,社区戒毒康复中心的工作人员还给她送去一些生活用品,为她心爱的女儿送上玩具,让黄某充分感受到社会对她的关心和关爱。现在,黄某的毒瘾已经彻底戒除,在家做起了家庭主妇,全心全意地照顾孩子。

  “很多人都不会有两次生命,我的第二次生命是社区戒毒康复中心给的,在社区的帮助下我在和毒瘾斗争着赢了,赢得了亲人的爱,赢得了自身的价值的,赢得了一个家,一个疼我的丈夫,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这是一个戒毒成功者小莉写给社区戒毒康复中心的一段话,是社区戒毒康复中心的的工作人员,用真诚和热情奏响了这一曲和谐音符。

2009年,中专毕业的小莉被市内一家宾馆聘用,有次在工作中受到委屈,她的一个异性朋友用锡纸卷了一枝烟递给小莉让她吸,说吸过后什么烦恼也没有了,郁闷中的小莉没有多想便接了过来,从此滑向毒渊,最终被公安机关强戒,强戒出来后,小莉被社区列为重点帮扶对象,为她找了新的工作,怕她复吸,社区工作人员几乎是天天与她保持着联系,无微不至的关心和入情入理的教育引导,彻底矫治了小莉扭曲的心灵,使其重新扬起了生活的勇气和信心,最终如信中所说,她找到了家,找到了幸福,找到了新的生活。

 

要彻底戒除毒瘾,离不开家人的关爱和亲情的帮助,蓝田街道社区戒毒康复中心借助社区开展的戒毒人员亲属戒毒教育课堂, 以“消除歧视、树立信心、解决困难”为帮教重心,通过长期的接触与持续的心理辅导,搭建与吸毒人员之间信任的桥梁。

 

链接:2008年6月1日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和2011年颁布施行的《戒毒条例》将社区戒毒确定为戒毒体系的重要环节;将吸毒人员放在其生活的社区,由有关基层组织和机构进行戒毒管理和心理帮扶,由政府、家庭、社会共同建立起强大的防火墙,让他们重扬对新生活的向往,早日回归社会,努力成为对社会、家庭有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