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县: “量体裁衣”为残疾群众撑起希望的蓝天

22.11.2013  11:40

经济发展,惠民为先。残疾人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2011年5月,泸县启动“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工作,随后全县推行。2012年“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工作扩面升级,2013年保量提质。

    “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工作实施三年来,泸县每年有近3万名残疾人享受了“量服”服务,占残疾人总数的38%,让众多的残疾人更加真切地享受到了改革的丰硕成果,社会反响较好。

        为确保“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工作顺利实施,泸县专门成立了“量服”工作领导机构,由县残联理事长任组长,副理事长任副组长,各股室所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组下设专门办公室,落实具体负责同志,确保“量服”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同时要求各镇对应成立领导机构,落实专人负责“量服”工作。

        谈到“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工作的具体内容时,泸县残联理事长先泽平介绍说:“‘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工作,是近年来四川省残联首创的一种为残疾人切实服务的一个工作体系,它主要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残疾人有什么需求,二残疾人自身能做什么,第三是我们政府及社会能够为残疾人量身定做什么。”

      福集镇的小陈患有先天性脑瘫,贫困的家庭对其治疗一筹莫展。社区的残疾人工作者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主动到他的家里进行面对面交流,并根据他们的需求和愿望,为他争取到了省级民生工程脑瘫儿康复训练项目。经过前后三次到四川省八一康复中心康复训练,小陈从之前根本无法坐立的状态,到现在已经能够独立行走上学,他的人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量体裁衣”为为他撑起一片的充满希望的蓝天。这个感人的故事只是泸县大力开展“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泸县在开展“量体裁衣”式个性化服务工作上成绩斐然。2012年,泸县清溪社区被省残联评为量服“示范社区”。全市各县区残联及乐山市残联等也先后到清溪社区进行学习交流。      (黄祖泉 高秀梅)